玉柄铁剑(中华第一剑)

玉柄铁剑,学名称“玉柄铜芯铁剑”,是西周晚期的铁剑,系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国君虢季墓中,M2001。

1990年2月15日,玉柄铁剑出土于虢国墓葬,具体是在墓葬棺椁之间的顶板处发现的。当时剑锋朝下斜插在椁室的铜车马器之间,因其锈蚀严重,剑身从中间折断。玉柄铁剑通长34.2厘米,柄长12.2厘米,剑身长22厘米。是由铁质剑身、玉质剑柄和铜质柄芯嵌接组合而成,其中,剑身所用的铁为块炼法制成,玉选用的新疆和田青白玉。剑柄镶嵌有两组绿松石;剑身中部双面有脊,锋作柳叶状。制作过程大致分为设计图样、锻造铜芯、锻造剑身等共六步。下葬时先用丝织物包裹,再装入皮质剑鞘。同年秋,三门峡市文化局局长何松林等人将玉柄铁剑送往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室鉴定,根据化验结果,确认是中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实物,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把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因此被誉为“中华第一剑”。

玉柄铁剑(中华第一剑)

玉柄铁剑断代为西周晚期,打破了在此之前发现的秦国铜柄铁剑2600年的中国最古老冶炼铁器纪录,它的出土将中国人工冶铁的年代提前了近200年,成为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工冶铁实物。青铜器研究专家马承源称“玉柄铁剑”代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技能的顶巅。第四届世界冶金史大会,一位英国学者说:“世界冶金史的中心在中国,而中国的冶金史中心在河南。”

发掘出土

1990年2月15日,三门峡市公安局查获了一起盗墓案,为了查明被盗墓葬的情况,当时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联合对上村岭虢国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考古学者在清理青铜器时,发现了铭文“虢季”字样,证实这是一座虢国国君大墓,M2001。

该墓所用葬具为木质单椁双棺,均已腐朽。在木椁的中央放置木棺,棺椁之间放置大量的青铜器。木棺分为大小相套的两层,外面大的为外棺,里面套着的为内棺。在外棺顶板上、内棺顶板上放置了大量珍贵的玉石器和玛瑙器。随着考古学者的向下清理,在棺木东南0.6米处发现了“玉柄铁剑”。剑锋朝下斜插在椁室内东南角诸多铜车马器之间,和一个装有带杆箭矢的箭囊放在一起。玉柄铁剑锈蚀严重,剑身从中间折断,下半部埋在与铜车马器混杂的填土里。玉柄铁剑呈直立倒插,当木椁年久损毁瞬间坍塌之时,一股自上而下的强大冲击,把它给折掉了。黄土顷刻而下掩埋了它,然后直到发掘时,断掉的玉柄并没有与剑身分家,还是直立在那,中间似乎还有很细很细的连接。

经研究发现,剑鞘表面有一道纵向缝合痕迹,细小的针脚历历可见。从剑鞘口部残存丝织品痕迹可知,剑身先以丝织品包裹后方才人鞘,出土时鞘身已被铁锈渗透并与剑身粘连在一起。剑锋斜插在棺椁内,因隔绝空气没有被氧化。

玉柄铁剑(中华第一剑)

文物定名

玉柄铁剑出土时,考古学家们没有将其命名为“剑”,最初将其命名为“玉柄铁削”、“玉柄铁匕首”。王正龙认为,铁削就是个削刀,一般为单刃;还在生产工具的范畴内。而玉柄铁剑出土于兵器区,还是双刃的,叫“削”显然有些不合适。之后经过讨论,大家倾向于称其为“玉柄铁匕首”,毕竟它不长。后来,等到正式定名时,就把它命名为“玉柄铁剑”了。

玉柄铁剑(中华第一剑)

器物外观

玉柄铁剑,通长34.2厘米、柄长12.2厘米、剑身长22厘米、叶宽3.8厘米、玉剑茎最大径1.8厘米。玉柄铁剑是由铁质剑身、铜质柄芯和玉质剑柄嵌接组合而成,铜质柄芯起到将玉质剑柄与铁质剑身连接在一起的作用。剑身中部双面起脊,锋作柳叶形。铜质柄芯为形状、大小相同的后段断面呈半圆形、前段为扁薄条带状的特制铜片并列拼合而成。铜质柄芯前端分开,将铁质剑身脊部两面包夹,其正背两面均镶嵌条状绿松石片,后端相叠合并作近圆柱形,插入中空的玉柄之内。玉柄铁剑的形制特征和长度,是由中国北方大草原青铜短剑发展演变而来,属于短剑中的一种。

玉柄铁剑(中华第一剑)

材质与工艺

玉柄铁剑是集铁、铜、玉三种材质于一体。它的铸造材料取自两种不同的矿石,铸剑所用的铁是从铁矿石中提炼出来的,历经百炼而成钢,铸成剑身;所用玉石采自新疆和田特有的一种常年被河流浸润的青白色软玉矿床,经精细加工做成剑柄。被做成玉柄的和田青白玉在矿物学上被称为软玉——羊脂玉。

经鉴定,这把剑是用块炼法制成,属于人工冶铁制品,其中不含镍与钴。块炼法是中国古代早期冶铁技术之一。块炼铁,熟铁是矿石在800~1000℃的较低温度下炼成,出炉时为铁块而非铁水。块炼铁是含夹杂物较多的海绵状固体块,质地相当软,只能锻,不能铸,难以制作形状较复杂的器物。当块炼铁在加热锻造、制作产品的过程中与炭火接触,将碳渗入铁中,使其硬化,就变成了块炼渗碳钢。炼渗碳钢所铸器物性能远远超过铜器,更加锐利、坚韧,具有更大的杀伤力。此外,工匠在制作这把剑时,还使用了套接、铆合、锻造、镶嵌等金属加工工艺,极为精湛。

保护与修复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及:“铁已在为人类服务,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它给手工业工人提供了一种其坚固和锐利非石头或当时所知道的其他金属所能抵挡的工具。”玉柄铁剑的出土标志着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产生,促进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

铁的腐蚀损坏主要有三种形式: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微生物腐蚀。铁器文物埋藏在潮湿环境中,锈蚀主要是由电化学腐蚀和微生物腐蚀同时引起的,这两种腐蚀互相促进,加速文物退质。出土的铁器文物经过干燥后,经检测无有害锈的情况下,进行清洗、除锈,然后再进行缓蚀封护,为了防止处理过的铁器再次受到腐蚀,必须将它们存放在一个长年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温度一般要求是15~20℃,相对湿度应低于50%。

相关研究

剑的演变

在世界古代诸多战备物资中,短剑是冷兵器时代的尊宠。商周时期,中国北方草原民族盛行一种制作精美的青铜短剑。在青铜剑中,除了短剑,还有西欧长剑、中原长剑、吴越长剑等。根据剑首、剑柄与剑格乃至刃部的特征,北方草原的铜短剑区分为铃首剑、禽兽首剑、环首剑、蘑菇首剑、俪首剑、扁茎剑、花格剑、花蒂格剑、曲刃剑等九种。玉柄铁剑的形制特征和长度,便是由青铜短剑发展演变而来,属于短剑中的一种。春秋时期,在剑的长度方面出现了较大差别,一种剑身被加长,成为长剑;另一种剑身被缩短,成为匕首。战国时期,由于铁器刃端更锐利,出现了铁长剑,与铜剑并行于世,中原地区则为铁长剑的流行市场,在墓葬中都随葬一柄铁剑。

剑的断代

近期有学者研究指出,墓主人虢季与虢仲分别为《左传》记载的虢公忌父与虢公林父,埋葬年代均为春秋早期。至于虢季墓所出玉柄铁剑,则明显早于墓葬本身的年代。玉柄铁剑的剑首底端与插入销钉的圆孔两端,及铜芯向外伸出部分的表面均为镶嵌有绿松石片,而流行以绿松石碎片为镶嵌饰物是夏、商、西周时期的特征,春秋初期以后这种现象就逐渐消失了。因此,M2001的玉柄铁剑的铸造年代应为两周晚期,相当于墓主人虢公忌父青少年时期或者更早,后被其父所赏赐,最终埋在他自己的墓内。然而比M2001虢季墓稍晚的M2009虢仲墓有陨铁与人工铁同时并存,表明春秋早期的铁制品尚未脱离原始阶段,刚刚出现的人工铁制品也没有实现量产。

玉柄铁剑(中华第一剑)

文物价值

玉柄铁剑的玉柄与剑身相连处,镶嵌着条状的绿松石片,借以显示拥有者的威仪和富贵。截至目前,这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玉剑饰,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

玉柄铁剑是中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实物,是以块炼法锻制而成。它的发现将中国冶铁的年代提前了近200年,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

历史意义

考古学将漫长的人类社会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三个阶段。玉柄铁剑玉柄、铜芯、铁身,它的发现预示着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行将过去,铁器时代即将来临。玉柄铁剑作为中国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时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制品,因此也被称为“中华第一剑”。人工冶铁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虢国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水平,把块炼铁用于制作兵器刃部,是一项新科技发明的推广使用。玉柄铁剑的构思设计和制作工艺,不仅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意识,而且把套接、卯合、锻造、镶嵌等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玉柄铁剑断代为西周晚期,打破了在此之前发现的秦国铜柄铁剑2600年的中国最古老冶炼铁器纪录,成为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这把铁剑的出土再次向世界证明古代中国科技文化的发达。

馆藏展出

馆藏信息

玉柄铁剑现收藏于河南博物院,日常展出在一楼的三展厅;又因其系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之一,故该文物同时也参与《国宝特展》,定期展出在河南博物院的三楼十二展厅。

展演情况

2015年12月30日,玉柄铁剑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河南省文化厅等联合举办的“大象中原——河南历史文化展”。

玉柄铁剑(中华第一剑)

2016年4月28日,玉柄铁剑亮相湖南、河南两地博物院联合举办的“天地之中——河南文物珍品展”,具体展陈在湖南省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

2016年8月9日,玉柄铁剑亮相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

2021年12月21日,玉柄铁剑亮相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发起举办的“金相玉式——沿黄九省区金玉特种工艺瑰宝展”。

2022年6月11日,虢国博物院推出“虢韵藏珍”栏目,以文字+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向公众展示了虢国墓地的出土文物——玉柄铁剑。

文物评价

青铜器研究专家马承源品评玉柄铁剑称:“它代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技能的顶巅。”

1991年5月12日,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将军到三门峡视察时看到这把珍贵的铁剑,当时挥毫题词“中华第一剑”。

1999年6月20日,江泽民视察河南博物院,当时听到讲解员介绍这把剑是用铜铁玉三种材料复合而成,是中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连连称赞,了不得!了不得!

第四届世界冶金史大会在三门峡召开,中外专家看到铁剑时称赞中国的冶铁技术,其中一位英国学者说:“世界冶金史的中心在中国,而中国的冶金史在河南。

同类对比

除虢国墓地M2001出土的玉柄铁剑之外,春秋晚期墓中还有2件“玉柄铁剑”,其装饰纹样更加繁缛。其中1件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寺M10春秋晚期楚墓,属短剑类,曾被称为玉柄铁匕首。其铁质剑身锈蚀严重,柳叶状,锋圆钝,大部残缺;唯玉柄部保存较好,青白色玉,表面饰蟠螭纹和云纹;通长22厘米,柄长10厘米,铁剑身长12厘米。还有1件出土于湖北郧县,今十偃市郧阳区乔家院春秋晚期四号墓中,属长剑类,应是最早的玉具剑代表。其剑柄部采用整块乳白色玉料雕刻而成,剑茎末端镶嵌61片长方形绿松石碎片,剑身近格处有用丝织品包裹痕迹;剑身残长21厘米,格宽1.6厘米,茎长2.2厘米。在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范家村墓地也出土1件长铁剑,属于玉具剑范畴,其中剑首与剑格均由青白玉制作而成,其年代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

玉柄铁剑(中华第一剑)

玉柄铁剑(中华第一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zookefu@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