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鼓书(中国山西省长子县地区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

长子鼓书,山西省长子县地区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长子鼓书起源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炎帝时期,经历于宋、元时期的评书,清朝时期的木板书而最终形成,在20世纪40-60年代得到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进入繁荣阶段。

长子鼓书是长子地方特有的艺术演唱形式,唱词、念白中有大量的地方语言,唱腔属板腔体音乐,也称“打板音乐”,唱词内容大多从当地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及日常生活中来汲取素材,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器乐曲牌有前奏曲牌和间奏曲牌两种,伴奏乐器可分为四类:打击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奏乐器四类。长子鼓书的传承过程当中,经历了六代新老艺人的传承、创新与完善,形成不同风格的流派,主要有三大派别:关派、周派、申派。代表曲目有《金镯玉环记》《包公案》、《徐公案》《施公案》《海公案》《回杯记》《回龙传》《白玉楼》《风雷》《小二黑结婚》《江姐》《烈火金刚》等。

长子鼓书(中国山西省长子县地区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

长子鼓书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文化价值。2011年5月23日,长子鼓书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V—98。

历史渊源

起源

长子鼓书起源时间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炎帝时期。另外两种说法:一是距今800年宋元时期,丘处机为了传教,将道教思想与戏剧表演相结合,对群众产生巨大影响。二是距今600多年的元末明初,朱元璋曾随父母要饭定居长子县。朱元璋起义,为发动群众推翻元朝统治,军师刘伯温派遣弟子奔赴长子地区传播教义,形成长子道情,并成为民间艺人的一种谋生之道。

清代著名古籍校勘家卢文绍,将《成相篇》视为“后世弹词之祖”,说唱艺术起源于“成相体”韵文。从先秦到西汉,中国说唱艺术经历了从“成相”到东汉时期的“俗赋”和“汉乐府”,到了唐代,又以唱经变文为基础,形成了“讲俗”的说唱形式,开创了后世鼓乐、鼓词的先河;宋代由变文演变为话本,并发展出诸宫调、说话伎艺、鼓子等说唱形式;元、明两代,说唱话本从短篇发展到长篇,形成了道情、莲花落、花鼓等说唱形式;到了清代,这些老的曲种在流传的过程中,与当地的民俗文化和方言相互融合,形成了北方的大鼓和南方的弹词。根据说唱艺术的发展过程,就长子鼓书而言,它的形成过程经历了“成相辞”“俗讲”“诸宫调”,然后吸收长子道情、长子扇鼓、上党梆子等其它曲种的音乐素材,再结合当地的方言、民俗因素而形成。

初步形成阶段

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评书就已在长子地区民间流传,受到群众欢迎。最初,评书是农村劳动人民在茶余饭后、闲暇时为了娱乐消遣而创作的一种口头艺术,由一名普通村民在农村街头巷尾或院舍讲述民间故事,其故事内容多为日常听闻、民间传说等,后逐渐发展为一种职业。出现专门讲故事的说书人,故事的内容从短小的民间故事发展到长篇话本,由通俗的白话叙述,发展到对故事中角色人物的表演,以及对故事情节的评论,并对表演场所和表演形式进行改进。桌上放置茶具、烟具、惊堂木等道具,说书人可坐可站,一般只说不唱。说书人对话本句子使用拖腔,评书听起来似唱非唱,这种技巧以及其评书书目,对长子鼓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宋元时期说唱音乐的繁荣,使得说唱音乐流行,长子地区的评书也受到当时流行说唱“话本”的影响。

清朝时期

直到清道光年间之后,北方地区的鼓词音乐发展旺盛,在山东、河北一带兴起了一种大鼓的说唱形式,长子地区的评书艺人花小狗、李天保、宋昆龙等人将长子评书与当时流行的鼓词音乐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说唱曲种——木板书。木板书与之前的长子评书相比,有了更加丰富的唱腔音乐,表演方式也更加丰富。其表演形式演变为主要以唱为主,由单人坐唱或走唱,并开始加入伴奏乐器书鼓和手板,一般不用弦乐伴奏。因手板是由两块木板拴在一起,碰撞发声,故得名木板书,也因其手板较长大,也有人叫做大板书。之后长子县鼓书艺人施全忠对大板书所用的伴奏乐器进行改革,创作出小板书,由于小板书伴奏乐器操作不便、限制了手脚,不能走唱,表演形式单调节奏较差,所以并没有引起群众的喜爱,并没有获得较大发展。此时的木板书接近于近代长子鼓书的形式,是长子鼓书的初级形式。

中期发展阶段

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为长子鼓书的中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鼓书基本形式已经定型,但由于当时国内外战争、社会动荡等因素,长子鼓书没有得到大范围的传播。

20世纪40-50年代

1942年,长子抗日县政府在马家峪村组织创立了第一个长子曲艺队。由著名鼓书艺人周桂喜担任队长,主要成员还有鼓书艺人张余金、郭满昌等27人,曲艺队的建立标志着长子鼓书的正式形成。由于长子鼓书在当地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故在抗日政府的指导下又成立了“抗日爱国宣传队”。这时的长子鼓书适时地进行了角色的转变,从供人们娱乐的消遣角色转换为特殊时期的思想宣传角色。宣传队的主要任务为宣传进步思想和抗日思想,并为了方便携带,鼓书伴奏乐器发生了变化,如书板改用竹板,并加入了道情所用的箭板;书鼓也作了改进,体积变小,演唱时把小鼓架放在桌上,用筷子敲击;长子说唱团组织规模缩小。这一时期长子鼓书也随之转变为以宣传抗日思想为主的题材,曲目有《计取北高庙》《红炮手》等。

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和长子县之解放后,这支20余人的曲艺队随解放队伍进入长子县城,分成鼓书、道情、坠子三个演出小组进行宣传活动。长子鼓书的表演方式也发生变化,女艺人开始登台演唱,并改革鼓书唱腔,在唱腔上增加了垛板、悲板等多种板式,更适合女艺人的嗓音。此外,伴奏乐器增加道情的箭板,书鼓进行改进,体积减小更便于携带。演唱形式也向多元化发展,出现单人坐唱、单人走唱、双人走唱等形式。长子鼓书多在民间传播,由于民间人民的文化水平低,无法记载,常有中断。1949年前后,说书人多是残疾人,他们难以务农,靠说书挣钱。

20世纪50-60年代

20世纪50-60年代,长子县成立三个文艺宣传队,后形成派别,分别是关派、周派、申派。

20世纪60年代,长子鼓书的书板改用为快板书的竹板,吸收道情中使用的简板,还将书鼓进行改进,放于特别制作的三角架上,表演时用筷子来敲击。演员表演时手执简板,使用评书的道白,说与唱相结合。唱腔出现四句提纲、小扬腔。表演的形式开始不限于单人坐唱和单人走唱,双人走唱的形式得到发展。由于曲艺队发展的正规化,表演机会的增多,弦乐伴奏得到重视,唱腔也越来越完善,长子鼓书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后期,长子县曲艺队先后招收了两批学员,总共九名,均为女性,全部学习长子鼓书。女学员的招收使得长子鼓书改变了以往艺人队伍均为男性或者盲人的状况,对长子鼓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盲艺人的角色渐渐转变为伴奏,女艺人登台也使得鼓书的表演更具有表现力,更具有观赏性。

繁荣阶段

1975年后,长子鼓书演出形式趋于稳定,不仅能演唱长篇书目,还加入了上党梆子或落子等戏剧唱腔,长子鼓书的演唱形式有走向戏剧化的倾向,如今长子鼓书发展壮大,几乎占领了上党大地的整个演出市场,甚至还走出太行山,受到了河北、河南观众的喜爱。

长子鼓书的演员性别结构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以前的盲艺人或残疾艺人逐渐发展为明眼艺人和健全艺人、由以前的清一色男艺人逐渐发展为九成都是女艺人。这种结构的重大变化增添了舞台风韵,也使鼓书的受众人群扩大,更重要的是鼓书唱腔也进行了改革,其目的是为了使唱腔更适合女艺人的嗓音,同时不可避免地促进了鼓书唱腔音乐的发展速度。也因为有了这一时期长子鼓书的各种变化,使其更加迎合人民群众的娱乐口味,并对襄垣鼓书、上党鼓书产生了很大影响。

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

20世纪70年代,长子鼓书的唱腔融入山西地方戏剧唱腔,演唱形式也受戏剧化的影响,唱腔板式逐步发展齐全。1973年县曲艺队参加山西太原曲艺汇演,演唱的是河南坠子曲目《看外甥》。在1975年以后,长子鼓书唱腔渐渐丰富,表演形式也基本稳定。鼓书中开始出现加入上党落子、上党梆子等戏剧唱腔的情况。长子县涌现出许多民间说唱队,这些说唱队以夫妻、姐妹、师徒等为组织形式,一个队伍约10人左右,一般演出持续三天,收入可观。

20世纪80年代,随着曲艺演唱走向市场,长子鼓书的发展也呈现出大好趋势,由于民间文化发掘保护政策的传播,长子鼓书在政府的扶持下也开始积极参与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各种曲艺比赛。20世纪末开始有大学生参与说书。

21世纪初

2005年到2006年,许多长子鼓书曲目通过实景剧的形式被制作成光盘,在保留长子鼓书的唱腔、音乐的基础上,现场取景拍摄使细节性的表演得以展现,故事情节也更加完整和流畅,有效地传播了长子鼓书。

此时鼓书的表演一般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进行,伴奏人员在舞台两边,暂不表演的说唱演员们还要承担伴奏任务。表演中人物角色有时一扮到底,有时一人多角,遇到特殊的角色,还会注意对应的着装和简单化妆,以增强表演的观赏性。这一时期鼓书的表演与当今已无较大差别。

2011年5月,长子鼓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长治市政府重视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举办曲艺比赛,知名艺人获得奔赴全国各地演出的机会。长子鼓书焕发生机。2018年,长子县有近两千人说长子鼓书,说书演员有300-400人,40-50岁居多,女性演员数量大于男性演员数量,男演员仅有十几个。团队近70个,一个团队大概八到十人,成员多是农民,农忙时务农,闲时说书。说书较好的团队一年有两百多场演出,演出地点多在中原。

长子鼓书(中国山西省长子县地区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

艺术特色

语言特点

由于长子鼓书是长子地方特有的一种艺术演唱形式,所以在她的唱词、念白中有大量的地方语言,比如:《三女婿拜寿》中这一小段的唱词:“一个老汉七十三,满嘴门牙都掉干。豆腐鸡蛋咬不动,每天还啃得个半头砖。”这是一段开场唱词,在其中有很多方言。如“老汉”“半头砖”“小胡胡”“说书的”等,这里的“老汉”指一个年迈的老人,“半头砖”指半块砖,是形容一个老人老的牙也掉了,连鸡蛋豆腐也咬不动了,却还啃得了那么硬的半块砖,即表现了老人硬朗的身体,和对生活积极地态度。

长子鼓书的念白与唱词相同,大量运用方言,比如《三女婿拜寿》中的一句念白:“大女婿,白大女婿很排场,骑得高头大马,但我腿不好,是个拐的,怕人笑话”这句对白全部是用方言来完成的,大概意思是,大女婿长相英俊,但是腿是瘸的,害怕人笑话。

表演唱腔

长子鼓书的唱腔属板腔体音乐,也称“打板音乐”。以“梆子”或“板”的反复击节来统领“说”和“唱”的快慢律动变化。长子鼓书的板式有流水、数板、跺板、叫板、起腔、闪板、甩腔、悲板。大致可归类为:慢板、紧板、散板、特殊板式、结构唱句五种。

慢板类主要指流水板,其节奏较慢,大部分为陈述性唱词,有描述故事情节的作用,其节奏一般分为一板一眼(拍号为2/4)和一板三眼(拍号为4/4),是长子鼓书唱腔中应用范围最广、使用次数最多的板式,在长子鼓书的唱词中80%都为流水板。

紧板类包括跺板、数板两种,其节奏较快,一般用于体现速度较快的叙述性唱段,并起到制造紧张氛围的作用,节奏一般为一板三眼(拍号为4/4)或有板无眼(拍号为1/4)。

散板类为叫板、起腔,节奏较为自由,演员发挥空间较大,可在基本唱词基础上加入丰富的拖腔,节奏为无板无眼(拍号为艹)。

特殊板式类主要有闪板、甩腔、悲板,在长子鼓书中很少使用,有时会根据故事情节的出现而使用。

结构句式类有闲言、道白、扬腔、栽板、楼上楼,在长子鼓书中起连接板式的关键作用。

唱词特点

唱词,是说唱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民间俗语中“动情的段子扎心的词儿”说明了唱词对说唱音乐的故事人物、思想情感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在长子鼓书中,其唱词内容丰富多样、生动有趣,为唱腔音乐提供文本基础,也为艺人的表演提供空间。长子鼓书的唱词内容大多从当地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及日常生活中来汲取素材,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唱词分为: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类、生活类、思想宣传类。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左右,也就是长子鼓书说“家书”时期,这一时期受社会背景影响,此时说书人多为文化程度低或身体有残疾的中老年人,没有记录和整理唱词的能力,只能从师父那里学习到一些传统的鼓书选段,如书目《门楼会》、《包公案》、《五女兴唐传》等。像许天保、申胖友这样老一辈鼓书艺人们都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来教授徒弟。因此,这一时期的唱本内容多为代代相传或大众所熟悉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

生活类题材与群众生活较为贴近,容易引起共鸣,群众在充当听众的同时,又充当故事的创造者和讲述者。此类题材更受观众喜爱。有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特点,如近现代时期幽默小段《扔绣鞋》《偷吃糕》等,这类题材大多作为鼓书开唱正本前的小段,也可作为鼓书参赛时的短篇书目。

在特殊历史时期中,鼓书艺人积极响应号召,改编自创反映抗战时期政治思想路线和各种英雄事迹的新书目。如鼓书作品《江姐》《红灯记》等。这时的鼓书唱词多以宣传抗日思想、路线等内容为主,并组建了长子县第一支盲人曲艺队,起到发动群众重要的作用。

曲牌特点

长子鼓书中的器乐曲牌大多是为了配合曲目剧情而出现的,有前奏曲牌和间奏曲牌两种,并通过乐器演奏的方式来表现,对烘托环境气氛、刻划故事主角形象起关键作用。

前奏曲牌

长子鼓书的前奏曲牌用在正式唱腔开始之前,有吸引观众注意和烘托剧情气氛的作用。前奏曲牌可根据前奏曲牌不同的创作方式可分以下三类:传统曲牌、创新曲牌、创作曲牌。

传统曲牌是在长子鼓书形成初期,其前奏曲牌都为一些传统的曲牌,如小开门、光棍哭妻、刮秋风等,大多用于传统曲目的前奏,如今使用较少,只在一些中长篇传统曲目时会用。

创新曲牌,是在到改革开放后,为满足观众审美需求,前奏曲牌大量运用一些民间小曲或小调来替代传统曲牌。

创作曲牌,是由鼓书艺人或专门的作曲者根据剧情气氛和剧目内容的需要创作而成的,参加曲艺大赛作品中的一些前奏曲牌则取材于自身的曲目内容。

间奏曲牌

长子鼓书的间奏曲牌俗称的“过门”,是依附在各种板式上的,长子鼓书中的间奏曲牌大致分为句间间奏与段间间奏两类。

伴奏乐器

长子鼓书伴奏乐器可根据属性及材质分为四类:打击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奏乐器四类。起到伴奏的作用,烘托气氛、配合剧目情节和调节剧中人物情绪感情的作用。演员使用打击乐器中书鼓、简板,伴奏乐队使用其他乐器。在表演时,演员一手拿着箭板,一手打击小书鼓,乐队使用二胡、板胡、高胡、低胡。大型比赛时乐队会加入现代电子乐器电子琴,和扬琴、琵琶、中阮、大提琴等乐器。演出时,书鼓、简板控制剧情发展节奏,乐队可根据演员击节的速度控制整个剧情的节奏。

表演方式

长子鼓书表演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进行,也有一些团体使用流动舞台车,更为方便快捷。承接一次演出,艺人们称为一个“台口”,通常表演三天,每天下午和晚上各一场,共六场,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上午和下午各一场等,每场表演分为闹台、小段、正本三个部分,共表演约两个半小时。一个表演团体人数在10人左右,其中有3-4人专任伴奏,其余皆为说唱演员。

长子鼓书团体如今的人员组织形式有很大的流动性,多数时候会采取临时组织艺人的情况。例如一位艺人承接到一次演出,便由他,她联系各位艺人,临时组织一个团体,表演时舞台上悬挂组织者的招牌。因此也有艺人调侃:“如今这会儿大家既是老板又是小工。”这样的组织形式因为人员不固定,艺人们有灵活的组合方式,所以在表演时也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长子鼓书(中国山西省长子县地区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

经典曲目

长子鼓书传统节目以中长篇为主,代表作有《金镯玉环记》《包公案》《徐公案》《施公案》《海公案》《回杯记》《回龙传》《白玉楼》等。新编演的节目以短篇为主,代表作有《风雷》《小二黑结婚》《江姐》《烈火金刚》《老宅》《热血丰碑壮河山》《长治美》《长子理发》等。

艺术流派

长子鼓书的传承过程当中,形成不同风格的流派,主要分为三大派别即关派、周派、申派。这三大派别主要为施忠全、周小唐、申胖友所传,各派别之间并无明显差异,各派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一起合作创新。也有其他小派,但因人数较少、名气较小,故没有得到太大发展。

曲艺价值

长子鼓书是一种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曲种,已经有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轨迹,在宋、元、清时一度流行,在抗日战争时期也非常兴盛。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它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文化宣传载体。长子鼓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开始发展时借鉴和学习了当地柳树道情的内容、山东铁板书、河南板儿书的说唱形式,以及地方干板秧歌的舞姿和唱腔,通过不断完善和学习还始创了木板书,后又逐渐形成发展为长子鼓书。在当地特有的文化背景和人们独特的审美观念下,长子鼓书具有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文化价值。长子鼓书《山西面食》这一节目,展示出了山西面食种类不计其数、花样繁多、“一面百样做,样样是招牌”的特色。表演者们活灵活现的演绎展现出了其对山西面食乃至中华美食的由衷喜爱和无比自豪之情。通过他们的演出,人们油然而生一种对山西面食文化的敬仰之情,迫不及待地想品尝一下山西面食。人们通过观看表演,不仅对面食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更增强了对山西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心。

长子鼓书代表的是鲜活的文化,其文化底蕴非常深厚。长子鼓书的内容很多都是根据当地老百姓的真实故事进行改编,以教化民众为主,歌颂孝道是尤为突出的一大特色。长子鼓书的创作题材大多来源于生活,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注入了更多的感情色彩,表达了人们内心的真情实感,人们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常回家看看》经过创作人的改编不仅很好地抒发了人们的思乡之情,也充分体现了德孝文化。因此,长子鼓书《常回家看看》,很好地展现出了长子方言的特殊韵味,传达出常年在外的儿女要常回家看看父母多关心一下老人的特殊立意,并且深切地表现出儿女的孝心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对优秀歌曲的改编,不仅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为培养文化自信又增添了活力。

长子鼓书的词曲作品多用当地方言来表达,同时运用乐器与说唱结合的方式将表演完美呈现在观众面前。词句方言贴近生活,故事情节通俗易懂,韵律和谐优雅,展现出了淳朴而又和谐的民风。长子鼓书的曲艺中还深深地蕴含着一种精神,那就是演绎离人民群众最近的艺术,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长子鼓书《小米县长》,作者创作的本意便是希望用曲艺助推脱贫攻坚。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干部帮扶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涌现出许多非常负责任、踏实为人民谋利益的驻村干部、第一书记。长子鼓书在脱贫攻坚中真正发挥了作用,演绎者站到舞台上面去为人民演绎什么是脱贫攻坚,如何脱贫攻坚,用真实的人物事迹去回应人民群众心中的期盼,不仅提高了群众对新时代文化内容的认知,也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精神生活。

流行地区

长子鼓书形成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长子鼓书的演出区域以晋东南地区为主,长治市的演出最多,尤其是长子县。长子县的许多村庄都有长子鼓书演出。如:前小郭村、南鲍村、南刘村、北刘村、石家庄村、贾村、寺头村等等。另外,长子鼓书不仅在当地如此受欢迎,据鼓书艺人介绍她们还经常到山西省其它地级市或者周边省份进行演出。长子鼓书活动范围的地级市主要为晋城市、临汾市、晋中市、安阳市、邢台市。长子鼓书能受邀在这些地区演出主要是由于它们地理位置在长治市周边,晋中市位于长治市北部,临汾市居长治市西部,晋城市位于长治市南部,邯郸市和安阳市分别位于长治市的东北和东南部。鼓书艺人的交通方式普遍是私家车,由于团队人员较多,还有演出需要的各种服装道具及舞台背景,如果距离太远不便于运送。他们虽也去省内的其它地级市演出,如运城、吕梁等地,但是演出频次较少。长子鼓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次赴北京、天津等地与著名曲艺人同台表演;甚至在2013年,首次带长子鼓书走出中国国门,随中国曲协赴法国巴黎参加“巴黎中国艺术节”。

传承保护

传承现状

上党地区民间音乐的不断发展,出现专门录制、出版并销售民间音乐音像制品的各种音像公司。长子鼓书艺人与音像公司合作,积极参与编排,录制节目,拓展市场,增加收人。如“智燕说唱团”,班主自主出资编排、录制、出版了几十部鼓书音像出版物,销售业绩十分可观,最多的一部音箱制品共计销售已达四万件之多。

长子鼓书演出范围从县里表演到遍及全市;说书场合从最基本的婚丧嫁娶、满月、周年祭到商铺开业;农务闲暇时作为丰富生活的方式。一般演出共三天,一天两场,时间分别在下午和晚上。演出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先后赴北京、太原等多地参加省级甚至全国曲艺比赛。由于当地民俗环境和群众娱乐需求的影响,鼓书演出团队长年走村串乡演出,大多曲艺队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全县曲艺说唱年收入可达900多万元。

截止2023年,长子县有鼓书说唱团体共60多个,鼓书从业人员有600多人,其中一些发展较好的说唱团还注册了公司,以实现进一步发展。这些团体活跃于长子县及周边地区,深得百姓喜爱。长子鼓书的艺人传承已历六代,当今活跃在舞台艺人中也是人才辈出,有李先玲、李云飞、刘引红、胡晚红、鲍先平、刘海燕等多人,她们的演出遍布长子县及周边各个地区,受到人民群众高度赞扬。

长子鼓书(中国山西省长子县地区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

代表人物

基本情况

在长子鼓书的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六代新老艺人的传承、创新与完善;除此之外,长子鼓书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因师承不同而分出不同的派别。清光绪年间,在花小狗、李天保、宋昆龙等鼓书艺人的努力下,使得长子鼓书基本成形,在此后长期的表演实践中,不断地对鼓书的唱腔音乐进行改革创新,故此三人可算作是长子鼓书的第一代始创人;1942年,长子县政府在马家峪村成立了曲艺队,其中就包括长子鼓书的第二代艺人代表张余金、陈有命、郭满昌等成员,除此之外还有施忠全、花晚狗(花小狗的堂弟)等人;第三代艺人主要代表为周贵喜,是曲艺队的第一批队员;经过第四代、第五代,到第六代鼓书艺人数不胜数,层出不穷。

代表人物介绍

刘引红

刘引红,长子县丹朱镇人,“长子县青年曲艺团”的创办人之一,也是“精卫鼓曲社”的主创人,长子鼓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85年,14岁的刘引红跟随师父许天保学习说书;1986年学成出师;1987年与同行组团说书。2012年,沁县文化局组织举办了第一届沁州书会,刘引红受邀参加,演出《张美英美容》并取得了第一名的佳绩。2013年创建长子县引红曲艺演出有限公司,担任公司负责人及长治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多次赴北京、天津等地与著名曲艺人同台表演;甚至在2013年,首次带长子鼓书走出中国国门,随中国曲协赴法国巴黎参加“巴黎中国艺术节”。2018年,刘引红被长子县文化馆以全额事业编制待遇引进,并入选山西“三晋英才”优秀骨干人才,当选长治市人大代表。刘引红招收了多个徒弟,积极为长子鼓书培养后继人才。其中出生于1998年的徒弟王晨曦,在许多赛事中获得不少奖项。

长子鼓书(中国山西省长子县地区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

李先玲

长子县优秀中青年鼓书艺人,师承周贵喜,其名望享誉整个上党地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共同认可,是近年来曲艺界成名较早的女鼓书艺人之一。1983年她的曲目《杨秀英告状》《王员外休妻》录音在晋城市广电局进行录音,并制作成光盘向社会发行,2005年和徒弟张华演唱长子鼓书《名优小吃知多少》被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魅力长治》专题选用录像播放。

保护措施

为了推动长子鼓书的传承发展,长子县政府实施了多项有力措施。首先成立了长子鼓书传习所,不仅用于传习授艺,同时还能提升精进鼓书艺人的艺术水平;其次,成立县级长子鼓书说唱团,由长子县文化馆带领,给予有力的资金支持,为鼓书表演团体注入新的活力;再次,每年邀请有关专家为鼓书艺人们免费进行培训,以提升鼓书从业人员的艺术水准。再者,每年举办鼓书优秀作品征集活动,鼓励更多的人关注长子鼓书,发掘有志于鼓书事业发展的仁人志士共同推动长子鼓书的传承与发展。最后,推动鼓书艺术进校园,以在地民间艺术浸润学生内心,形成文化自觉,根植文化自信。

入选非遗

2011年5月23日,长子鼓书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V—98。

获奖记录

长子县概况

长子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东望太行、西枕太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其名称相传来源于帝尧之长子受封于此地,故称“长子”,被誉为“炎帝桑梓、精卫之乡、尧王故里、丹朱封地、西燕国都、千年古县”。秦一统天下后,实行郡县制,长子县隶属于上党郡。晋朝末年慕容永定都于长子,国号西燕,历时九年。后又隶属潞州、潞安府等,县名不变。1958年,长子、屯留两县合并为屯长县,长子县改为长子镇,后来两县恢复分治,皆隶属于长治市。

长子县历史悠久,素有丹朱封地、尧王故里、精卫故乡、西燕古都之称。县内山水秀丽,名胜古迹不计其数。其中有法兴寺始建于北魏神鼎元年,即公元401年,在1986年被国家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长治地区建筑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占地面积最大的古寺庙群。寺中文物众多,且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极高的欣赏价值,尤以“法兴寺三绝”的唐石舍利塔、燃灯塔、宋塑十二圆觉像为最;位于长子城西的发鸠山,由三座主峰组成,雄伟壮观。传说上古时期共工与颛顼争帝,怒而触不周之山,不周山便是指长子县的发鸠山;羊头山位于长子县与高平市和长治市上党区的交界,因其远望峰如羊头,塔似羊角,故名。相传炎帝神农氏便是在此得嘉谷,教民稼穑开创了农耕文明;位于长子县城西南的仙翁山,所在区域内有距今2.5亿年的木化石群落,其分布面积之广、蕴藏种类之多令人惊叹,是国内唯一的古生代时期木化石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zookefu@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