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芯子

周村芯子山东省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又称抬阁,流行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后传至博山,嗣后又波及淄川、张店和临淄等地,是山东芯子艺术的典型代表,其传承特点是拜师传授、言传口授或是在扎制芯子的过程中切磋学习。

周村芯子表演会在每年正月十四和十五上演两天,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芯子这一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受到极大冲击,规模已日渐萎缩,直到1985年,中央电视台「中华一绝」节目专题报道了周村芯子,在提高周村知名度的同时,给古老的中华民间艺术增添了丰富的内容,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商业经济的发展。 2004年,是周村开埠100周年,周村芯子逐渐恢复生机,在给老百姓以精神享受,传承民族文化、挖掘其内涵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商业和旅游业发展。2008年6月7日,周村芯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周村芯子

周村芯子根据剧情分双人芯子、三人芯子、多人芯子等,以戏剧故事、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如《西厢记》《吕布与貂蝉》《罗成卖绒线》等。其以历史传记、传统戏曲、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为演出脚本,再依据演出情节设计人物服装、动作、道具、妆容以及进行道具取材、人物选角等工作,整个流程涉及绘画、戏曲、手工艺、杂技、造型美学、力学等方面,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周村芯子是一个独有的汉族民间舞蹈,是和周村花灯相辅相成,同步发展起来的,自唐宋以来至明清时期,周村的商业陆续发展规模渐大,商业街市分布完整,分工精细,配套完善,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客商纷纷来此进行贸易,带来了文化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当时周村庙宇众多,各种宗教都有不同的祭祀形式,各种庙会也应运而生,在庙会上有各种各样的汉族民间传统文化表演活动,由于观者众多,个高的能够尽情的看,个矮的和老人、小孩只能远远站着无法观看。为解决这一问题便逐渐出现了「踩高跷」等表演节目的形式,一些大型表演节目还扎制了人抬的舞台,演员站在上面进行表演,远远就能看见,周村芯子即在此进开始成形、发展,并逐渐传至四邻周边。

清康熙年间,当地民间老艺人受高跷的「高」和「蜡烛灯台」的启发,精心设计,摹仿灯芯上的晃动的幻影,将铁棍牢牢插定在类似灯台的底座上,铁棍顶端站着装扮成戏剧人物的儿童,远远望去,恰似蜡烛台灯芯子的舞动。周村芯子由此而成形,被民众认可和喜爱,逐渐成为春节、元宵节的重点节目,成为周村「社火」中不可缺少的艺术精品。

民国年间,每年元宵节的正月十四至十六日,周村附近村庄都扮演杂耍、芯子等进城表演,抗日战争时期停演。新中国建立后,这种活动逐渐恢复。

1979年元宵节,芯子多达60余台,旗、伞、扇和锣鼓摆设数十里长,声势浩大,阵容可观。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芯子这一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受到极大冲击,周村地区虽然一直保留着这项活动,但规模已日渐萎缩,处于濒危状况,亟待保护、继承和发展。

21世纪以来,周村加大了春节、元宵节民间艺术展演活动的力度。2004年,反映周村印染业的《大染坊》在央视一套播出,大街办事处大庄村创制了一台名为《大染坊》的芯子。《旱码头》在周村拍摄,并在央视一套播出,大庄村制作了一台芯子《旱码头》。2004年整年,周村芯子作为品牌节目出动到30余台,吸引了中外游客20余万人次,《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新闻媒体都进行了专题报道。芯子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逐渐恢复往日生机。

2008年,「周村芯子」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周村芯子

老艺人选剧目,确定出场人物角色,而后根据角色与剧情,购置能够呈现剧情人物关系以及身份的道具。

周村芯子根据剧情分双人芯子、三人芯子、多人芯子等,以戏剧故事、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如《西厢记》《吕布与貂蝉》《罗成卖绒线》《八仙过海》《贵妃醉酒》《黄英》《天仙配》等。故事也随社会变迁与时俱进,2004年反映周村印染业的《大染坊》在央视一套播出,大街办事处大庄村创制了一台名为《大染坊》的芯子,上面站着的人物为「陈寿亭」「沈远宜」。《旱码头》在周村拍摄,并在央视一套播出,大庄村制作了一台芯子《旱码头》。清代诗人李振声写过一首竹杖词:「楼阁层层耸绛霄,半天霓羽奏仙韶。近束莲底花犹好,掌上分明静婉腰」,非常形象地描绘出「芯子」的奇妙。

周村芯子因依赖表演者衣内串通而过的铁棍支撑整台芯子的活动而得名,分为扛芯子、抬芯子、转芯子等。芯子表演队伍由三个组队组成:第一组队为旗、络、伞、扇开道。「旗」为名旗,上书芯子表演队伍的名称,「络」即旋络,用丝绸编织而成,上制各种吉祥饰物,「伞」和「扇」均用丝绸扎制而成,高高挑起,由侍童分举左右。第二组为锣鼓队,锣鼓曲牌有《风点头》和《急急风》等。第三组为芯子表演队伍,表演内容多以戏剧故事和民间传说为主,如《西厢记x白蛇传x八仙过海》等,同时表演队伍的四周有众多的「云彩灯」陪衬,更增添了芯子的艺术感染力。

周村芯子类似民间抬轿,在底座四周有亭台楼阁、石桥彩虹、花卉等彩饰。芯子上高悬空中的演员须是七八岁孩童,他们往往站在一丛花、茶壶盖、雨伞尖的上面,或者站在一把刀、一支剑的顶尖、一把纸扇子的边缘,凌空做出各种舞蹈动作。

周村芯子表演最多的时候人数达到了六十四人,十六个抬「芯子」的人,外加十六个换班,两个推幡的,四个扯幡的,再加上指挥的,护芯子的,一个吹哨子的,锣鼓班子等,「芯子」演出就组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芯子」的木质框架也是精心设计制造,经过工匠精雕细刻而成,以规模及剧情不同彩饰成亭台楼阁、石桥彩虹、山川、云端或花卉等。

周村芯子演员外穿宽大戏服,里着保暖内衣,靠底座中通出一根坚固铁条支撑,这根铁条就叫「芯子」。每台芯子根据剧情打造铁条,上有长八寸,宽五寸的平台,「芯子」高出平台之上。最上端有为方便演员脚踩打制了一对铁耳,上端在齐腰的地方打制了一个T形铁腰卡。根据剧情,铁条被装扮成树枝、刀枪、剑戟、茶壶、雨伞、花束、金鱼缸等等。比如戏剧《许仙游湖》,「许仙」和「白素贞」打着一把花雨伞,而「小青」就站在许仙手上托着的雨伞尖顶之上。还有三寸金莲等都是道具,不知内情的观众自然会莫名其妙。

周村芯子的小演员一般要在芯子上待3—5小时,中午11点表演,上午8:00点就要去集合点梳妆、打扮,被绑上芯子。从上芯子开始演员就不能喝水、吃饭,只能吃几个鸡蛋、几颗奶糖。家长一般充当护卫,表演开始后,拿杆大木叉子不眨眼地盯着表演空中舞袖的孩子,随时准备施援。

周村芯子表演中的芯子底座中是空虚的,里面堆放、固定着石块,使整台芯子的重心在下面,原理与「不倒翁」相同。所以看似轻巧的芯子其实很重,一台大芯子需要16个壮劳力来抬,另有16人跟着时刻准备换班。除此之外,还有1个吹哨子的,4个拿护杆的,5个敲锣鼓家伙的,2个推幡的,4个扯幡的,3个推招牌的。一台芯子需要五十多个人。

周村芯子按表演方式可分为扛芯子、抬芯子、车芯子等不同方式。扛芯子即背芯子,由身强力壮者装扮成戏剧中的人物,扛或背着芯子行走,抬芯子如同抬轿子一般,将装扮戏剧人物的演员置于芯子上,由几个人抬着走;随着时代的发展,车芯子前后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出现了手推车、地排车、拖拉机、汽车等不同层次的车芯子。按演员的多少,可分为单人芯子、双人芯子、三人芯子、多人芯子等。芯子由芯底(也称「抬轿」)、平台、铁芯等构成。芯底是由民间工匠精心设计制作的木质框架,并根据规模及剧情装饰成不同的造型,如亭台楼阁、山川房舍、植被花卉、云雾彩虹等。芯子里面有演员活动的平台以及升高演员和固定演员的铁条,为了保持中间平台和铁条的平衡,底座里会放置一堆大小不等的压箱石头,石头放置的位置和数量,对于保持整台芯子的平衡至关重要。芯子中的各个部件都与剧情紧密融合在一起,被装饰成剧情中的一部分,如抬轿中心的铁芯子往往被用丝绸包裹,装扮成树枝、花束或其他道具。演员基本都取上下左右交错、高低排列阵势,铁芯子先是紧贴着下边演员的身躯上行,再顺势从该演员的手或身体其他部位伸出,延伸到上边演员的腿、腰和背部,演员身上宽大的彩服将铁芯条巧妙地遮掩起来,以至于上面的演员如同站在下面演员的手指、头顶、脚尖、手心,或是扇子、花枝、花瓶、酒杯、刀剑等小道具上,出现不同层次、错落分布的芯子格局。层与层间的连接有三种方式,一是「托」,即下层人物用茶盘、鸟笼等道具「托」上一层人物,二是「挑」,即下层人物用兵器法器、树枝花朵等「挑」着上层人物,三是「吊」,即上层人物握着平板上的杆柄,脚下虚踏在透明的鱼缸、酒瓶、弓弦等器物上。铁芯子的巧妙升高、延长,以及将演员凌空架起,既能起到突出重点、让远处观众清晰地看到表演的作用,又能达到如临仙界神话般境地的效果。

周村芯子是山东省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是鲁中地区民众对抬阁表演的俗称,后传至博山,嗣后又波及淄川、张店和临淄等地,于每年元宵节期间举行,通常由周村区多个村落社区分别参与表演,活动组织和传承谱系主要依赖社区内部完成。

周村芯子的传承特点是拜师传授、言传口授或是在扎制芯子的过程中切磋学习,400多年来,通过几十代人不断的融会贯通,丰富发展,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兼收并蓄的吸纳能力,向世人展示了独特的民俗魅力。通过对周村芯子有关文字、图片及录像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周村芯子的传统扎制工艺和表演艺术不断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周村风物》和《周村芯子》两册资料性书籍,分别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和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周村芯子这一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受到极大冲击,周村地区虽然一直保留着这项活动,但规模已日渐萎缩,处于濒危状况,亟待保护、继承和发展。随着娱乐、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很少有时间和精力顾及这项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许多民间艺人或因年事已高退出历史舞台,或已离世,现有的传承人都在70岁以上,年轻人缺乏文化认同感,青黄不接,有些技艺难以传承。芯子表演中的部分锣鼓曲牌和表演手法濒临失传,急需进一步的挖掘、记录和整理。2008年,芯子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周村芯子以历史传记、传统戏曲、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为演出脚本,再依据演出情节设计人物服装、动作、道具、妆容以及进行道具取材、人物选角等工作,整个流程涉及绘画、戏曲、手工艺、杂技、造型美学、力学等方面,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芯子凝聚着周村人民群众的智慧和集体记忆,历经四百余年,经久不衰。对于周村人来说,芯子不单是一个地方民间杂耍,而是被赋予了更多文化意义,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对于今天的周村来说,更需要既能代表地方文化特色又能呼应现代文化、娱乐需求的艺术形式,所以「走出传统」成为固封文化发展的重要导向。

周村芯子的渊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传说泰山奶奶即碧霞元君是周村长山人,她的生日在三月十五,所以每年三月三周村人就开始张罗,准备迎泰山奶奶回娘家,他们推选出几个稳重的人,背上泰山奶奶的面轴,到泰山请神灵,请了神灵后又到淄川地界,然后让一人先行回到周村抱信,让村里人准备接驾,从此日开始,至三月十五泰山奶奶生日,周村每年都会开展社火祭祀表演。包含龙灯、狮子、竹马、旱船等多种节目,有老百姓想活跃节日气氛,周村人从高跷和蜡烛灯台得到启发,用周村发达的织机技术,创造了具有特色的周村芯子。

周村芯子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与周村花灯一起,演绎了《西厢记》《吕布戏貂蝉》《白蛇传》《八仙过海》《贵妃醉酒》《天仙配》《麒麟送子》《昭君出塞》、聊斋等民间故事、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等相关作品。周村古代以双人芯子为主,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两位主角、唐代传奇小说《莺莺传》中的张生与崔莺莺、《白蛇传》里的许仙与白娘子等。当用机动车拉着芯子表演后,出现了同唱一台戏的多人芯子,也称「芯子戏」,如《八仙过海》《水漫金山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