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轰炸

成都大轰炸是174/1500日军对成都平民的野蛮轰炸行为,是包括成都人民在内的中华民族难以忘却的伤痛。二战期间日军曾对中国城市进行多次轰炸,成都也难逃其列。自1938年11月8日,日机首次袭扰成都开始,至1944年11月止,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成都所受轰炸至31次。其中,尤以1939年6月11日、1940年7月24日和1941年7月27日所受的三次轰炸最为惨烈。

成都大轰炸

二战期间日军曾对中国城市成都进行多次轰炸:

日军成都大轰炸受害者代表1938年到1941年,有详细史料记载的,成都就至少遭受了16次空袭,死伤人数近4000人。

1938年11月8日,18架敌机首次空袭成都,在外北机场及外南机场投弹百余枚,在南门炸死卫兵1人,炸伤3人。

1939年6月11日,日本海军第二联合航空队总共出动54架飞机,其中一半飞机轰炸成都,另一半前往重庆进行轰炸。在成都投弹111枚,轰炸了盐市口、东大街、东御街、提督街、顺城街一带,炸死无辜百姓226人,负伤600人,损坏房屋6075家。

1941年7月27日,日军对成都的轰炸达到抗战以来最高点,称「7·27惨案」。当日,日军起飞108架飞机,分4批每批27架对成都进行连续轰炸。

1938年11月8日至1944年12月18日,在长达6年零40天(共2230天)的时间里,日寇先后对成都进行了31次大轰炸。期间共出动飞机921架次,投弹2455枚,造成5337人死伤(其中死1762人,伤3575人),炸毁房屋15208间。轰炸目标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商业中心,包括城区的平民居住区、学校、医院、外国使领馆、外国教会等非军事区,以及各交通要道、军事基地、空军机场等,无一例外地遭到日机的「无差别轰炸」。

当年,全国不少地方的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受害者,相继发起了对日本政府的索赔活动。促使成都大轰炸对日索赔团成立的是一个名叫一濑敬一郎的日本律师,这位与中国有着很深渊源的日本人,为了唤起日本国内对侵华历史的反思,多次自费来华,并先后组织731部队细菌战和「重庆大轰炸」的受害者,赴日提起民间索赔。2006年12月底,一濑敬一郎来到成都,希望「成都大轰炸」的受害者加入索赔行列。他的执著得到了不少「成都大轰炸」受害者的积极响应,很快30多名受害者组成了索赔团,刘世龙、董绪公、傅军也加入其中,成立了诉讼协调小组,义务提供法律支持、协助受害者收集证据。

早在1997年,侵华日军细菌战的中国受害者就赴日对日本政府提起诉讼,此后二战期间被日本强掳的42名中国河北省劳工也赴日起诉。之后,多次遭受日军大轰炸的西南地区各城市,也陆续成立赴日索赔团。2004年,「重庆大轰炸」受害者组成赴日索赔团,经过两年的筹备,「重庆大轰炸」受害者于2006年3月首次赴日,在东京地方法院对日本政府提起了诉讼。2006年10月,该案第一次开庭,2007年1月24日,该案第二次开庭。此后,乐山、自贡等地的「大轰炸」受害者也相继成立索赔团,启动了赴日索赔进程。

成都赴日索赔团于2007年1月成立,并与「重庆大轰炸」索赔团建立起了索赔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