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洪加汤加-洪加哈派火山喷发和海啸

2021年12月,位于太平洋南部的汤加群岛的洪加汤加-洪加哈帕伊(Hunga Tonga-Hunga Haʻapai)火山开始喷发。2022年1月15日喷发达到了顶峰。洪加汤加-洪加哈帕伊火山位于汤加国主岛汤加塔普(Tongatapu)以北约65公里(40英里),是汤加-克马德克火山弧的一部分。这一火山弧从纽西兰一直延伸到斐济,贯穿了整个太平洋地区。

根据火山爆发指数(VEI)规模表,这次喷发被判定为VEI-5级。因为喷发期间产生四次水下喷射力,所以科学家将该火山称之为「岩浆锤」。火山喷发移动了约10立方公里(2.4立方英里)的岩石、碎屑和沉积物,并诱发了自现代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高空爆炸。 火山喷发在汤加、斐济、美属萨摩亚、万那杜等太平洋边缘地区引发了海啸,托夫阿岛遭遇了高达45米(148英尺)的海啸浪,还对纽西兰、日本、美国、俄罗斯远东地区、智利和秘鲁造成了严重破坏。海啸波及数千公里的海洋,波高可达20米(66英尺)。

「1·15」洪加汤加-洪加哈派火山喷发和海啸

此次火山喷发直接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伤,许多汤加群岛的居民失联,后高达2米(6英尺7英寸)的秘鲁海浪又造成2人溺亡。这是自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喷发以来最严重的火山喷发,也是自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喷发以来最强烈的火山喷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表明,该次喷发威力「比广岛原子弹威力大数百倍」。这次喷发也是自20世纪以来最强大的大气扰动事件,远比任何20世纪的火山事件和核弹试验更具威力。

2022年的洪加汤加-洪加哈帕伊火山喷发引起学术界密切关注,引发了关于火山研究和海啸预警系统的进一步研究。 联合国、世界银行、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粮农组织、欧盟、中国、纽西兰、以色列、新加坡、日本、印度、特斯拉等国际组织、国家和其他社会力量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救援工作。截至2023年上半年,灾后恢复工作仍在进行中,汤加政府将1 月 15 日定为纪念洪加-汤加洪加-哈派火山喷发和海啸的纪念日,供世人缅怀。

汤加火山处于太平洋板块克马德克—汤加(Kermadec-Tonga) 俯冲带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交界位置,属于典型的岛弧火山。当密度较高的大洋板块在海沟处向地球深部俯冲时,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不断升高。在深部,俯冲板片会发生脱水熔融作用,形成的岩浆向上运移至地表后喷发形成岛弧火山。此过程会促进弧后拉张作用,导致海洋岛弧周边逐渐发展成为弧后盆地,如Lau盆地。

「1·15」洪加汤加-洪加哈派火山喷发和海啸

有限的沉积物覆蓋(<100 m)和陡峭的倾角(10°~24°)、高度不规则的基底是外弧的特征。在外弧和活跃的火山弧之间,为不活动的始新世火山弧,称为汤加海脊,该海脊从汤加岛群中最北端的瓦瓦乌岛(Vava′u)一直延申到南纬28°。在南纬28°以南,前弧为深约2km、充满沉积物的盆地。Tofua火山弧和Kermadec火山弧位于各自海沟以西170~200km处。弧后伸展导致Tofua火山弧和Kermadec 火山弧与劳-科尔维尔弧(Lau-Colville Ridge)分离,在Lau盆地北部具有更高的扩张率和更复杂的板块结构。岛弧-弧后系统通过上覆板块沉积和地壳结构的变化记录板块俯冲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由于板块弯曲和上覆板块的重力载入,俯冲的太平洋板块产生了规模较大的正断层。沿着其他海沟(例如智利和哥斯大黎加)观察到的类似伸展正断层被认为能够促进上地幔水化,从而降低俯冲板块的刚度。在弧前区,海底以下5km的地震波速度为3.5~4.0km/s表明弧前受到俯冲侵蚀而产生伸展变形。上覆板块的结构在沿着海沟和垂直于海沟的方向变化显著。从汤加-克马德克俯冲带弧前向海方向直到俯冲的太平洋板块,构造上主要表现为大规模正断层,局部表现为正断层及其组合,如地堑、地垒以及阶梯状断层。

路易斯维尔海山链(LRSC)与汤加—克马德克俯冲系统的碰撞被认为开始于5—4Ma或>7Ma。路易斯维尔海脊海山链(LRSC)在约26°S处的俯冲系统分为北部的汤加俯冲带与南部的克马德克俯冲带。与LRSC俯冲相关的弧前变形的活跃区域大致位于奥斯本海山附近,这是该链中最古老的海山。变形表现为海沟变浅约4km、弧前隆起300米以及地震活动间隙的存在。汤加海脊宽阔、隆起、平顶且覆蓋著沉积物,自中新世晚期Lau盆地开始开放以来,它经历了几次伸展塌陷事件。相比之下,在南部,克马德克海脊很窄,有一个弧前盆地,其中包含向海沟倾斜的地层。

始新世的火山活动证据表明,太平洋板块—澳大利亚板块边缘的俯冲起始时间与伊豆—波宁—马里亚纳边缘的俯冲起始时间一致,约为51Ma。板块俯冲造成的火山活动可以分为3个阶段:

(1)在火山活动初期,火山活动集中出现在已经被覆蓋的汤加海脊上,形成了现在的弧前山脊;

(2)在45—32Ma,前弧和汤加海脊从陆上环境迅速下沉到海面以下约3km,导致沉积层段向海沟倾斜。在火山活动的初始阶段之后直至约17Ma,劳—科尔维尔弧成为活动岛弧,南斐济盆地(South Fiji Basin)开始张开;

(3)在5.5 Ma时,构造应力的转变导致了Lau盆地和Havre海槽的打开,导致火山活动迁移到目前活跃的Tofua弧和Kermadec弧,它们大致平行于海沟。

洪阿哈阿帕伊岛(Hunga Haapai)海底火山距离汤加主岛65km,是一座高约1800m,宽约20km的巨型海底火山,位于太平洋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之间的「汇聚型板块边界」上,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汤加—克马德克火山弧的火山之一,此火山弧从纽西兰北岛向东北方向延伸到斐济东部海域,沿火山弧分布著40余座全新世活动火山,地质活动十分活跃。在太平洋板块向澳大利亚板块俯冲过程中,太平洋板块不断将含水和碳的海底沉积物与岩石带进地球深部,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逐步升高,形成熔融的岩浆,岩浆上涌喷发到海底,产生海底火山。在太平洋板块向澳大利亚板块俯冲过程中,太平洋板块不断将含水和碳的海底沉积物与岩石带进地球深部,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逐步升高,形成熔融的岩浆,岩浆上涌喷发到海底,产生海底火山。

「1·15」洪加汤加-洪加哈派火山喷发和海啸

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自1912年第一次喷发以来,1937、1988、2009、2014、2015 年相继发生了几次小规模海底喷发活动。2021年12月20日洪阿哈阿帕伊岛火山又开始喷发,至2022年1月13日大规模喷发前都有间歇性的火山气体逸出等活动迹象。

世界时间2022年1月13日17时42分,该火山出现2022年第一次大规模喷发。世界标准时间2022年1月15日4时39分该火山发生爆炸式大喷发,此次喷发是21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柱高度达20 km。这种爆炸性的海底火山爆发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主要是来自地球深部的水蒸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一些挥发性物质,还有大量火山碎屑物质及炽热的熔岩喷出,在空中冷凝为火山灰、火山弹以及火山碎屑。海底火山的喷发对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多圈层的环境造成巨大影响。臭氧卫星(OMPS)数据显示,喷出的火山灰及火山气体已到达了平流层。「哨兵-5P」卫星对大气中SO2浓度测量结果表明,此次火山喷发排放约4×105t的SO2。

「1·15」洪加汤加-洪加哈派火山喷发和海啸

本次火山喷发的火山岛上没有居民,因汤加人口主要分布在距离火山口约65千米的塔布岛上,中间有太平洋阻隔。因此,本次喷发的主要火山灾害来自于火山灰的影响。此外,火山喷发还造成了整个太平洋沿岸不同程度的海啸,汤加首都所在的塔布岛受灾严重,由于当地通信受阻,当前还未查明具体受灾情况。另外,斐济和万那杜也是受海啸灾害影响较严重的地区。甚至1万千米外的日本都向沿海居民发出了海啸预警,可见波及范围之广。

「1·15」洪加汤加-洪加哈派火山喷发和海啸

火山喷发产生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这些弥散在空中的飘浮物,不仅影响着陆地生物的生存,更直接导致了天气和气候的变化。通常火山喷发都会产生大量的火山灰,强烈的爆炸导致火山灰腾空而上数米至数十千米形成喷发柱。其中一部分火山灰和其他火山碎屑物在空中停留较短时间又降落地面,常常会掩埋破坏地表植被和建筑物,对人类生活甚至生命造成危害。悬浮在空中的火山灰在大气环流的带动下,能在几日内扩散到数百至数千千米远的范围,降低大气透明度并影响飞行安全。

「1·15」洪加汤加-洪加哈派火山喷发和海啸

本次喷发产生的火山灰规模巨大,据纽西兰方面的消息,塔布岛的火山灰已经厚达2厘米。由于飞机飞行高度约1万米,而本次汤加火山喷发高度已达约2万米,因此对航空业有较大影响,飞机经过此区域及周边时发动机会因吸入火山灰而造成坠毁等重大灾害,严重影响飞机飞行安全和通信。本次火山灰云直径近800千米,更细的火山灰随时间流逝会继续扩散并逐渐沉降,降落在地面,影响范围可达上千千米。降落到地表附近的火山灰可能会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呼吸,导致呼吸道受损。火山灰在平流层可形成火山性气溶胶,可强烈散射和反射太阳辐射,使地表冷却气温降低。因火山爆发引起的强烈上升气流对对流层顶产生强烈扰动,此次进入平流层的火山灰主要往西移动覆蓋南半球,短期可发生天气剧变。爆发前印度尼西亚上空对流活动较强,当前火山灰已经开始向西扩散,需警惕对影响区域带来的与之相关的对流发展及次生暴雨等极端天气,目前南半球正值盛夏,低纬平流层吹强东风。由于南北半球高空风环流相对独立,短期内,进入平流层的火山灰主要往西移动覆蓋南半球,尤其是中高纬度的澳大利亚南部、巴西南部、纽西兰、阿根廷、智利及南非的气候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但对北半球影响可能有限。平流层火山灰对地面气候产生影响通常需要数月时间,若后续无大规模喷发,以目前的火山喷发物和SO2 排放总量而言,可能对全球气温变化还不足以形成直接干预。因汤加火山喷发地点位于厄尔尼诺- 拉尼娜现象关键监测海区的南侧,火山喷发还将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影响当时拉尼娜状态的发展趋势。火山喷发如果持续很久,气溶胶进入平流层过多,北半球阶段性冷事件及与之相关的强对流等极端天气在2022年内有可能增多。

海啸是巨大的、破坏性的海浪,其中大多数是由海底地震形成的。海啸也可能来自岛屿或海底火山的喷发或崩塌形成巨大的滑坡。这些滑坡往往是由地震或火山喷发引起的。当快速移动的滑坡体进入水中,或在水下发生快速移动,会产生海啸。由火山喷发引发海啸的情况并不罕见,历史上有多次相关实例并造成严重灾害。例如青铜器时期位于爱琴海的圣托里尼岛火山喷发、1792年日本云仙岳火山喷发、1883年和2018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等。相较于海底地震,由火山喷发所引发的海啸往往具有波浪周期短,海啸破坏范围广的特点。本次火山喷发前后汤加附近洋面风速非正常显著增大,表明其附近海面出现异常的海浪活动,喷发后约20分钟,距离火山喷发点约65千米、汤加王国首都所在的塔布岛就受到海啸袭击并通信中断,随后海啸抵达斐济、万那杜,15日晚上日本也监测到了1米的海啸波高,澳大利亚、纽西兰发布了海啸警报,西太平洋的日本也发布了海啸预报,船只航行受阻和遭到破坏,沿岸建筑和人类活动受到威胁。

「1·15」洪加汤加-洪加哈派火山喷发和海啸

火山喷发时会喷射大量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硫化氢和卤化物等。一些火山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达每天数十吨到数百吨。大气圈CO2浓度通常会受到火山喷发的强烈影响。火山喷发产生的CO2和SO2会导致短时间(1~10年)的气候变冷和更长时间(100~1000 年)的气候变暖。火山气体对人和生物是有害的,如CO, SO2, H2S, HF, HCl, F2 等。火山喷射出的SO2气体在大气圈中与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毒性较强的酸性小液滴,当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形成火山酸雨降至地表,损害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健康。

本次火山喷发形成的喷发柱高近20千米。大量火山气体进入平流层,在火山喷发后的第三天,澳大利亚气象部门在澳洲上空也监测到了大量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气体是形成酸雨和酸雾的主要化学成分,一旦降落下来便会影响生物健康并造成对建筑物等的腐蚀。

「1·15」洪加汤加-洪加哈派火山喷发和海啸

冲击波又叫作激波(Shock Wave),属于紊流的一种传播形式,是一种不连续峰在介质中的传播,这个峰导致介质的压强、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跳跃式改变。冲击波是气体超音速流动时产生的压缩现象之一,常见于太阳的日冕中。由于本次火山爆炸威力巨大,在世界多地都有监测到相关冲击波的报道。澳大利亚气象局数据显示,火山喷发形成的冲击波以超过1000千米/小时的速度传播。

「1·15」洪加汤加-洪加哈派火山喷发和海啸

火山喷发后,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周边285 公顷的陆地面积几乎「消失」。当地及附近岛屿的建筑、道路、植被等几乎全被火山灰覆蓋,受损严重;农作物也被火山灰掩埋,其支柱产业农业受灾严重;空气及饮用水受到污染,海洋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汤加唯一一条连接斐济的海底互联网电缆被损坏,使该国与外界「失联」。汤加机场因被大量的火山灰覆蓋而关闭,阻碍了国际救援工作。目前火山喷发已造成5人死亡及部分人员受伤。汤加的国内通信恢复,电力恢复80%。

「1·15」洪加汤加-洪加哈派火山喷发和海啸

火山喷发引发海啸,波及澳大利亚、秘鲁、智利、日本、美国等地,造成海水倒灌、民宅被毁等影响。截至2022年1月16日,日本高知县和三重县共损失渔船30艘,27个国内航班被取消。美国零售产品和营业厅的损失至少75000美元。秘鲁北部和中部的22个港口因海啸而关闭。另外,受火山喷发引起的海啸影响,秘鲁利马附近海域发生了严重的石油泄漏,截至2022年1月20日,污染了秘鲁沿岸20万平方英尺的海滩,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并导致秘鲁海滩关闭、渔业停止。火山喷发产生的气溶胶向西扩散到澳大利亚。距离最近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印度尼西亚,未见受此次火山喷发影响的报道。

「1·15」洪加汤加-洪加哈派火山喷发和海啸

美国能源领域专家布兰登·亚历山大认为,1991 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排放出1700万吨二氧化硫,此后的一年里,全球气温下降了近0.5摄氏度。而此次火山喷发排出二氧化硫的总量大约为40万吨,是皮纳图博的1%到2%,这个数量级太小,几乎无法对气候产生任何可测量的影响。美国罗格斯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艾伦·罗博克表示,目前卫星测量显示,汤加最近一次火山喷发产生的二氧化硫大约为40万吨。这次喷发对气候的影响大约是皮纳图博火山喷发的1/50,即平均降温约0.01摄氏度。从目前情况看,此次火山喷发不会对全球气候产生较大影响。

「1·15」洪加汤加-洪加哈派火山喷发和海啸

中山大学极地环境立体观测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高时间解析度的遥感密集观测与海洋观测数据,发现由汤加火山剧烈喷发引发的海啸,在传播了6000多公里之后,造成了位于遥远南极的德里加尔斯基冰舌前缘的崩解。德里加尔斯基冰舌位于东南极罗斯海区域,离中国在建的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50公里。其冰舌部分长达140千米,自冰盖内部延伸至特拉诺瓦湾南部,厚度在300米到700米之间。虽然其边缘存在较多裂隙,但冰舌整体相对稳定,在此之前的70多年中只发生过两次较大的崩解。

2022年1月15日4时18分,汤加火山剧烈喷发,同时引发大范围海啸。距德里加尔斯基冰舌180公里的验潮站观测数据表明,海啸约在14时左右到达特拉诺瓦湾区域。遥感卫星影像证实,在海啸到达该区域之前,冰舌前端仍未发生崩解(12时35分);但在海啸到达不到两小时后(15时50分),其前端出现了一条横贯冰舌的裂缝。随后17时25分的遥感影像表明,一块约10千米×4.5千米大小的冰山已经明显从冰舌前端断裂下来。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内,其在洋流和风的共同作用下沿着海岸带不断漂移,直到3月才离开特拉诺瓦湾。

下图中:

(a)于2022年1月6日获取的德里加尔斯基冰舌的哨兵-2图像。用白色虚线描绘产出的冰山和漂移路线。红色框表示在(b)中显示的区域。图中显示了罗伯特角的位置,位于德里加尔斯基冰舌以南180公里处。

(b)德里加尔斯基冰舌末端裂缝图像。背景是于2022年1月12日获取的哨兵-1A SAR图像,冰架断裂事件发生前三天的图像。青色线条表示裂缝的位置。ICESat-2两条轨道穿过冰前线,用蓝色和红色线条表示。

(c)冰架断裂前约三个星期捕获的ICESat-2高程测量数据。

(d)南极罗伯茨角的潮汐测量记录。

(e)根据观察到的罗伯茨角潮汐测量数据计算的小波结果。白色虚线表示小波面可能受到削减效应影响的区域。小波表面显示了UTC时间14:00附近30-35分钟和60-70分钟的动力海啸初始到达的情况。

(f—k)德里加尔斯基冰舌产冰事件的时间序列图。火山喷发和MODIS图像采集的时间用灰色圆点表示。右下角插图地图显示了洪加汤加-洪加哈派亚活火山区和德里加尔斯基冰舌的位置。

「1·15」洪加汤加-洪加哈派火山喷发和海啸

汤加在火山喷发时属于无「新冠」疫情国家,为了避免病毒传入,政府禁止任何国际救援人员入境,航空运输人员不允许走出机舱。汤加国家紧急事务管理办公室(NEMO)和汤加红十字会等合作伙伴已在汤加塔布主岛以及Ha’apai 群岛的岛屿上进行初步损害评估(IDA)。NEMO 和其他急救人员,如国王陛下武装部队、汤加警察和汤加消防和紧急服务部门,以及汤加红十字会和其他人道主义合作伙伴在汤加塔布和其他地区分发清洁水和非食品物品。乐施会正在运营一个水处理装置,检测水质。WASH(水、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部门开展了传染病风险监测。NEMO 向Ha’apai 受影响最严重的大约100 个家庭分发援助物资。包括卫生用品包、厨房用品包、帐篷和海水淡化装置,以及罐头、饼干、面粉和糖等食品及饮用水。

联合国虚拟现场行动协调中心(VO)有10支国际队伍,包括中国、俄罗斯、土耳其、英国和法国、澳大利亚共7支USAR队伍,英国灾害响应评估队、美国紧急医疗队(EMT)、美国通信队各1支。联合国工作人员已经在汤加开展评估工作。据评估,大约5万人(即汤加人口的一半)可能需要安全用水。

「1·15」洪加汤加-洪加哈派火山喷发和海啸

世界银行提供了800万美元的紧急资金,以支持汤加王国在火山喷发和海啸后的应对和恢复工作。这笔资金将支持该国应对最紧迫的需求,包括人道主义救援、清理、基础设施的恢复和重建,以及对汤加最受影响家庭的支持。该资金允许在发生灾难性事件时由汤加政府请求紧急提供的援助。

这项总额为800万美元的应急响应资金是通过汤加第二期抗灾发展政策行动获得的,该行动还具备灾后延缓提款选项,由国际开发协会(IDA)提供资助,该机构是世界银行为最需要的国家提供的基金。此外,世界银行正准备支持影响评估,以帮助政府和合作伙伴了解影响规模。

世界粮食计划署团队负责协助重建通信、电话和互联网,在斐济以外的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站点部署设备,尽快恢复了部分通信。

世卫组织要求人们戴口罩以防止火山灰对肺部造成损害。此外,世卫组织与汤加卫生部合作,向受影响严重的岛屿哈阿派提供医疗队。

粮农组织估计约有12000户农业家庭受灾,占总数的85%;60%~70%的畜牧业家庭所饲养的家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欧盟提供的应急救援物资于2022年1月22日从法属波利尼西亚出发,驶往汤加受灾岛屿,同时还与法国协调运送净水装置、饮用水、卫生用品包、家庭帐篷等30吨援助物资。欧盟紧急响应协调中心与汤加当局和欧盟驻斐济代表团保持定期联系。哥白尼紧急卫星服务已制作了图像,以评估整个汤加群岛的破坏程度。

2022年1月17日,中国红十字会决定向汤加方提供10万美元紧急人道主义现汇援助,中国政府表示将于2022年1月17日向汤加交付一批救灾物资。2022年1月19日,中国政府通过驻汤加使馆向汤加运送了一批饮用水、食品等紧急物资。中国驻斐济使馆又筹集100万元人民币物资运往汤加。2022年1月27日至31日,中国派出空军运-20运输机和海军舰艇分两批赴汤加运送净水器、帐篷、个人防护装备、发电机、水泵、拖拉机、收音机等应急和灾后重建物资通讯设备。两批物资分别为33吨和1400余吨,分别于当地时间1月28日和2月15日抵达。

「1·15」洪加汤加-洪加哈派火山喷发和海啸

2022年1月16日,纽西兰总理宣布捐赠50万纽西兰元。同时,将派出纽西兰皇家海军舰队对汤加进行支援。除此以外,纽西兰皇家空军派出一架 P-3 Orion,这架飞机将在安全情况下立即进行侦察飞行。还有C-130H 大力神运输机也已准备就绪,随时支援汤加。在接到汤加没有继续降落火山灰的报告后,P-3 Orion 于 2022年1月17日上午离开纽西兰皇家空军奥克兰基地前往汤加。2022年1月18日,由于汤加继续降落火山灰,纽西兰皇家空军的大力神飞机无法降落。所以,派出纽西兰皇家海军的两艘军舰驶往汤加。惠灵顿号”(HMNZS Wellington)载有勘测设备和一架直升机,”奥特亚罗亚号”(HMNZS Aotearoa)载有 250,000 升水,携带的海水淡化设备每天可再生产 70,000 升水。 2022年1月20日,纽西兰宣布将派遣第三艘军舰 “坎特伯雷号”(HMNZS Canterbury)和两架 NH90 直升机协助救灾工作。

以色列外交部长亚伊尔·拉皮德表示,以色列通过其援助机构马沙夫向汤加提供援助的方式,包括获得安全饮用水。

2022年1月18日,新加坡红十字会向汤加提供 5 万新元的援助,并宣布开展筹款活动,为海啸受灾群众筹集更多帮助。

2022年1月20日,日本政府派遣两架C-130H经澳大利亚飞往汤加。随后,日本防卫省决定向JS Ōsumi运送 60,000 升(13,000 英制加仑;16,000 美制加仑)饮用水、用于清除火山灰的高压清洁装置以及两架 CH-47J。该部还部署了装载额外救援物资的 C-2 运输机。日本政府还计划向汤加提供超过1.14亿日元(100万美元)的资金。

2022年1月25日,印度政府向汤加提供了20万美元的救灾援助。同时,发放了救援物资包括家庭山脊帐篷(100个)、毛毯(1000个)、太阳能灯(1000个)、尊严包(200个)和防水布(250个),通过澳大利亚皇家空军飞机运送到汤加王国澳大利亚政府。印度政府称汤加为「印度—太平洋岛屿合作论坛(FIPIC)下的亲密朋友和伙伴。

2022年1月25日,美国政府宣布将通过其美国国际开发署发展机构与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以及汤加红十字会合作提供 250 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

纽西兰国家党议员 Shane Reti 向 SpaceX 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请求帮助,希望他能协助向这个汤加提供 Starlink 卫星技术。斐济通信部长 Aiyaz Sayed-Khaiyum 也证实,SpaceX 工程师将在斐济建立一个临时地面站,以帮助汤加恢复互联网接入。截至2022年2月23日,汤加电缆公司在 SpaceX 的协助下成功恢复了汤加光纤电缆。2022年2月21日,南十字星电缆的修复工作完成,恢复了汤加的互联网接入。

火山爆发大约一周后建立了一些低级别互联网服务。Reliance 号维修船花了 20 天的时间更换了连接汤加和斐济及其他国际网路的 827 公里海底光缆中的 92 公里,并计划用6~9个月的时间修复连接汤加主岛和海啸受灾最严重的离岛国内电缆。

一些地势较低岛屿的居民灾后永久迁居到汤加塔布岛和埃瓦岛。

「1·15」洪加汤加-洪加哈派火山喷发和海啸

2023 年 1 月 15 日 为汤加政府纪念洪加-汤加洪加-哈派火山喷发和海啸一周年。汤加外交部、旅游部于2023年1月13日星期五和2023年1月14日星期六联合举办了纪念展览。开幕式于 2023 年 1 月 13 日星期五上午在萨洛特王后纪念馆举行,由汤加外交部长主持。Fekitamoeloa ‘Utoikamanu 代理总理发表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