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

大公报》(Ta Kung Pao),是1902年6月17日由英敛之在天津创刊的报纸,属于中国近代私营媒体。《大公报》之名由「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而来。中国新闻史学界有「一部新闻史,半部在大公」之说,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中文报纸。现由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主办,总编辑李大宏。《大公报》自创刊以来,以「文人论政,文章报国」为办报特色,始终与民族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

1902年《大公报》在天津法租界创刊,曾用法文名L’Impartial。英敛之在创刊号表明办报的宗旨和目的,在于以西方文化思想对国人进行启示和引导,救亡图存。《大公报》敢于发表客观言论,与当时部分报纸专注利润有着明显的区别。1916年9月,报馆售予安福系王郅隆,胡政之为总编辑。1919年,胡政之作为采访巴黎和会的唯一中国记者,开创中国媒体报道国际新闻风气之先。1925年11月27日停刊。1926年9月,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以「新记公司」名义接办,张季鸾任总编辑。社训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提倡民主政治,主张保护与发展民族工商业。新记《大公报》曾与南开大学、天津碱厂并称为「天津三宝」。1932年「一·二八事变」,该报谴责日军侵略,支持十九路军抗日。1936年4月,《大公报》上海版发刊。随着抗战爆发,又陆续创办武汉版、重庆版、香港版等,最多时曾有7种。1940年1月22日,《大公报》披露《汪日密约》全文,一时震惊中外,成为「中国报学史上最轰动事件之一」。1953年1月1日,上海版《大公报》与天津版《进步日报》合并出版全国性《大公报》,并于1956年9月迁址北京,成为报道国际新闻和财经政策的全国性报纸。1966年《大公报》被迫停刊。此时,仍有香港版《大公报》持续刊行。2016年,《大公报》与中国香港《文汇报》合并组建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后,形成了立足中国香港、面向全球华人的全媒体传播格局。2022年6月12日,《大公报》创刊120周年,习近平致信祝贺。

大公报

1941年5月,《大公报》获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颁发「密苏里荣誉奖章」这一世界性荣誉。2022年7月,《大公报》获得香港报业公会颁发的「最佳独家新闻」冠军、「最佳新人」冠军、「最佳经济新闻写作」冠军等十个奖项。《大公报》是存在一百多年的大报,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培养了范长江、萧乾等大批新闻人才。以大公报人为代表的新闻界和文化界,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的贡献与担当,受到社会各方面广泛好评。

近代中国报纸出现于19世纪上半叶,是鸦片战争前后由西方人首先引进。之后,随着国人办报意识的增强和办报活动的增多,中国报业渐趋发展,特别是20世纪初,知识分子「文人办报」的实践,促使报业蓬勃成长。

1902年6月17日,《大公报》在天津创刊。创办人、经理英敛之,主笔方守六。初办时,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变法维新,对外倾向亲法。以敢于议论朝政、反对袁世凯而赢得读者。作为《大公报》的创办人之一,英敛之在创刊号上即表明办报的宗旨和目的,在于学习西技,改变社会风气,启发国民智慧,救亡图存。针对当时国破民奴、封建专制主义盛行的危重局面,英敛之决心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思想对国人进行启示和引导。

《大公报》是一份爱国报纸,也是一份真正的新闻报纸,英敛之认为报纸虽然有着商业的成分,但终究不是只为钱财的真正商家,监督政府,引导国民也是它的天职。这其中明确提出了《大公报》的双重性质:商业性和社会责任,当是中国第一人。《大公报》敢于发表客观言论,与当时部分报纸专注利润有着明显的区别。

1916年9月,英敛之退居北京香山静宜园。原股东之一王郅隆受安福系扶持购买《大公报》,进入王郅隆时期。胡政之受邀入主报社为主笔兼经理。胡政之早年留学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作为报人,有着「在旧中国新闻界并世无两」的经历。胡政之上任后,在《大公报》的经营管理上进行改革,约请林白水等人,以电话或邮稿的方式每天向报社发消息,使新闻面貌大大改观。同时对报纸的版面进行了革新,从1916年11月,《大公报》版面改版,传统的书册式成为历史,垂直的两栏现在变为四栏,从此版面变为通栏式。

1917年1月,版式由以前的一版四栏变为六栏,直到后来的八栏。栏口又配上「版花」,使版面变得图文并茂,又对标点字号进行调整。《大公报》在报道编排和内容上,新闻报道和言论相配合,显得丰富充实。胡政之对报纸内容最重要的革新,是增设了教育、实业和文化新闻。

1918年,王致隆加入皖系军阀政客成立的「安福俱乐部」,任常务干事、会计课主任,成为安福系财经掌管人。

1919年,胡政之作为采访巴黎和会的唯一中国记者,开创中国媒体报道国际新闻风气之先。《大公报》对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中与帝国主义损害中国利益的活动所进行的抗争给予盛赞,对「五四」反帝爱国运动表示支持。

《大公报》在报道编排和内容上,新闻报道和言论相配合,显得丰富充实。胡政之加设了传达思想的渠道,创新教育、实业、文化新闻,是胡政之对报纸内容最重要的革新。直皖战争后,王郅隆出逃,胡政之随后退出,报纸开始走下坡路。1925年11月27日,《大公报》停止刊行。

《大公报》停刊九个月,「新记公司」建立。吴鼎昌筹措资金、胡政之经营管理,以及张季鸾卓越的文笔,再配合「四不主义」办报方针,铺开了《大公报》发展壮大新历程。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有着共同的理想——都想办一张中国最好的报纸,且三人都是清末民初留日学生,对日本报业有过考察,成为他们合作的基础。

1926年,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合作,以新记公司」名义接办《大公报》,吴鼎昌任社长,胡政之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鸾任总编辑副经理,于1926年9月1日恢复出版。社训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提倡民主政治,主张保护与发展民族工商业。北伐战争期间,抨击军阀吴佩孚和汪精卫、蒋介石,并对中国共产党进行攻击。1928年以后,个别主持人受蒋介石笼络,报纸言论对蒋有所回护。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大公报因主张「缓抗」,受到读者的警告和反对。1932年一二八抗战时,该报谴责日军侵略,支持十九路军抗日。1934年1月,设有「星期论文」专栏,约请胡适、丁文江、翁文灏、梁漱溟等撰稿,每周一篇。首篇是胡适的《报纸文字应该完全用白话》。从此,该报用白话文或半文半白文体。1936年后,日军南侵,大公报社逐步南移,先后出版上海版、汉口版、香港版、桂林版、重庆版。

1937年,大公报拒绝日军提出的送小样审查要求,表示义不受辱,并于同年12月停刊。后张季鸾率曹谷冰、王芸生等相继创办汉口版和重庆版,胡政之率金诚夫、徐铸成等先后创办香港版和桂林版。1940年1月,《大公报》独家刊载《汪日密约》全文,一时震惊中外,成为「中国报学史上最轰动事件之一」。1941年9月6日张季鸾病逝,该报成立董监事联合办事处,由胡政之任主任,统一领导各馆,并正式成立社评委员会。经常写社评的有王芸生、李纯青、徐铸成等。1942年2月1日,重庆版发表《看重庆,念中原》社评,揭露国民党政府歌舞升平、无视河南灾区惨况,被罚停刊三天。9月6日,胡政之在纪念张季鸾病世一周年时宣布,将社训「四不」改为「两不」,即「不私、不盲」。抗日战争期间,该报社评的基本立场是坚持抗日救国,反对妥协腐化。

抗日战争胜利后,《大公报》重庆版继续出版。1945年9月5日,毛泽东会见该报总编辑王芸生等,表达「统一之政令必需建立于民主政治之基础上」的观点。谈话要点在9月6日的《大公报》上刊出。9月20日,《大公报》负责人宴请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宴会结束后,毛泽东欣然提笔为《大公报》职工题字「为人民服务」。

上海版《大公报》于1945年11月1日复刊,天津版于同年12月1日复刊,香港版于1948年3月15日复刊。《大公报》一度主张「第三条道路」,曾发表过一些歪曲事实、混淆是非的社评,如1945年11月的《质中共》、1946年4月的《可耻的长春之战》。《新华日报》先后发表《与大公报论国是》《可耻的大公报社论》《人民皆曰可耻》等社论与之论战,其他进步报刊纷纷转载了《新华日报》的社论。这一时期,该报社评的基本立场是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和反对内战,也曾批评国民党当局镇压学生运动和文化专制政策。

1948年7月,《中央日报》连续发表社论,指名攻击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1948年11月,《大公报》香港版发表《和平无望》社评,宣布转变立场,靠拢人民。这一阶段《大公报》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的社会效益,本着以社会服务为主旨的办报态度,坚持以「受众为中心」的经营方针,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开展社会工作活动,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大公报

1949年1月,天津解放,2月,天津版《大公报》改组为《进步日报》。5月,上海解放,王芸生等从解放区赶赴上海,《大公报》上海版在1949年6月刊发了《大公报新生宣言》,表示报刊属于全体人民。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公报》经过更名、重组,后由于各方面原因,重庆版、上海版、天津版都最终停刊,唯有香港版留存。

1952年夏,王芸生向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汇报《大公报》碰到困难,请求帮助解决,同时也给毛泽东写一封长信。不久,毛泽东电召王芸生进京,听完汇报后作出指示:「上海《大公报》与天津《进步日报》合并迁京,择地建新址。报名仍叫《大公报》,作为全国性报纸,报道分工为国际新闻和财经政策。」两报合并而成的北京《大公报》由中宣部领导,以财经、国际宣传为重点,暂在天津出版,俟北京新馆建成后,迁京出版。1956年10月1日,《大公报》由天津迁至北京出版。

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理论界也需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探索。1963年,《大公报》作为新中国财经战线专业报,为了加强经济理论宣传、提高宣传质量,酝酿将原来每周分散刊出的经济论文集中刊出,创办一个周刊作为经济理论研讨的园地,刊名定为《经济评论》。他们的想法得到了中宣部和国务院财贸办的同意。《大公报》对创办《经济评论》如此看重,与毛泽东当时对《人民日报》理论宣传不足的批评有关。毛泽东认为它把理论阵地让给了《光明日报》《文汇报》和《新建设》月刊。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于9月10日停刊。至此,《大公报》在中国内地,从1902年创刊到1966年停刊,总计出版64年2个月。

1938年,香港版《大公报》刊行。1941年,被迫停刊。此间,《大公报》辗转迁徒,曾有渝版、港版、桂版一度同时发行。1948年3月,香港大公报复刊。1949年之后,《大公报》在中共港澳工委的领导下,在香港继续出版发行,与《香港商报》《文汇报》 构成香港左派(中资背景)报纸的阵地。

《大公报》在香港早已成为爱国阵线的主要喉舌,为香港稳定繁荣、祖国统一振兴做出贡献。费彝民曾长期担任社长。1967年5月1日,增发中文《大公报》海外航空版。1967年5月31日,《大公报》英文版创刊。1979年6月1日,发行《大公报》美洲航空版。

1995年,大公网创建,成为中国内地较早成立网络新闻纸媒。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大公报》先后四次刊发华美的迎回归号外,第一时间见证香港回归。一个多世纪以来,《大公报》始终恪守本心,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内容,更新版面,报纸的发行地区不断扩大,甚至延伸至海外,也传承着「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的百年大公精神,秉持着「香港视角、中国观点、世界表达」的媒体理念,聚焦香港发展进程,以全球的广度、维度审视行进中的中国。

2016年,香港版《大公报》与香港《文汇报》合并组建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形成立足香港、面向全球华人的全媒体传播格局。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成立之后,《大公报》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了全媒体跨越式发展,传播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在支持香港拨乱反正,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促进人心回归过程中,发挥了爱国爱港传媒旗舰的作用。

2022年4月,为庆祝《大公报》创刊120周年,中国香港邮政以此为主题,发行一张邮票小型张,以资纪念。同年6月,《大公报》创刊120周年庆祝仪式在香港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贺信写到:一个多世纪以来,《大公报》秉承「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的办报宗旨,立言为公,文章报国,为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香港回归祖国、保持繁荣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新时代的《大公报》发出正面声音、凝聚社会共识,为维护香港社会稳定、增进香港与内地交流、促进人心回归作出了贡献。

大公报

1902年6月17日,《大公报》在天津法租界首次出版,英敛之在创刊号上发表《序》,说明报纸取大公一名为「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办报宗旨是「开风气,牗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

《大公报》办刊宗旨在其发展阶段各有侧重:第一阶段(1902-1916年),这一时期中国正值清朝与民国更迭期,大公报主要内容是宣传改良,主张立宪。第二阶段(1916-1926年),此时 日本在中国的影响力扩大,大公报由皖系军阀主导,亲日倾向明显。第三阶段(1926-1949年),在新记公司掌舵下,大公报发展成为在中国乃至整个东北亚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闻媒介。第四阶段(1949年至今),大公报转到香港办报,历经世事,发展归于平稳。

《大公报》是中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民营报纸之一,也是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报。1941年《大公报》成为第一份获得美国「密苏里荣誉奖章」的亚洲报纸,代表了《大公报》的世界地位。尤其在新记《大公报》时期,更能体现其综合特点:其一,用人特色:广纳英才,集合智慧;其二,社评特色:文人论证,恪尽言责,弘扬正气;其三,副刊特色:建专家学者耕耘之制,立革新首创笃实之功;其四,见证百年历史,享誉中外。

《大公报》编辑方针就是8个字:「美容并蓄」「勇于发表」。「兼容并蓄」,是指各种意见都可以在报纸上发表,即使跟编辑部的意见不同。「勇于发表」的含意,当时它的主笔张季鸾作过解释,「凡是有正当的主张,虽逆当局,也要有发表的勇气。」

《大公报》设置有要闻、内地、港闻、两岸、国际、经济、文化,以及其他八个板块。

2016年,香港版《大公报》与香港《文汇报》合并组建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李大宏任董事长兼任总编辑。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总部位于香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郑州、哈尔滨、西安、昆明设有覆蓋中国华北、华东、华南、华中、东北、西北、西南的新闻中心;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南非、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设立记者站或发行海外版,读者遍及五大洲。

「七七事变」爆发后,方大曾作为《大公报》战地记者赴前线采访,写出长篇通讯《卢沟桥抗战记》,在《世界知识》杂志刊发,成为第一个报道「七七事变」的中国记者。随着平汉战局的恶化,保定失守,方大随三位记者被迫退到保定东南的蠡县继续坚持采访报道。1937年9月30日,方大曾最后一篇报道《平汉北段的变化》在《大公报》发表后,音信皆无,方大曾很可能牺牲在抗日前线。后来,范长江撰文《忆小方》以示怀念。1937年12月14日,上海沦为「孤岛」,《大公报》拒绝送检,断然停刊,同时发表两篇评论《暂别上海读者》《不投降论》。

1948年复刊的《大公报》香港版,在20世纪的后半叶,继承了英敛之时期以来《大公报》的爱国传统,使《大公报》爱国思想这条主线,一直贯穿到今天。1948年11月10日,香港《大公报》发表王芸生亲自撰写的社评《和平无望》,社评对未来表达了希望:「大局板荡,生民涂炭,身在水火,忧心曷极。但要知道,真正的历史创造者,并不是稀世的英雄,而是亿万生民。亿万生民的求生力量,才是人类历史的真正动力。」这篇社评标志着香港《大公报》走上新的路程,找到新的方向。

1969年11月6日《大公报》在头版头条刊登题为《中苏边界谈判迄无进展迹象》专电。这是中苏谈判紧张关头,针对苏联单方面宣称谈判进展顺利的「小动作」,周恩来总理紧急召见费彝民,指示立即用《大公报》广州专电发布消息,揭露苏联「表面上装出和解的样子,实际上是在拖延谈判。」更进一步指出,「根据本报记者了解到的情况,还看不出谈判有取得积极进展的迹象。」不到400字的电文,周恩来总理逐字逐句口述,费彝民当场背下来,没有留文字纪录。这则400字消息,当时在国际上所引起的震动,被外电形容为「超过400吨TNT炸药」的威力。

大公报

1982年初夏,邓小平在会见《大公报》社长费彝民等港人时,第一次向香港各界人士提出1997年收回香港,但保持香港稳定,继续发挥自由港作用的想法。提出解决香港问题的著名八字方针:「恢复主权、保持繁荣」。《大公报》随即披露了这一独家新闻。在中英会谈、基本法起草的每一个阶段,《大公报》都力争在第一时间把消息报告给受众,抢抓「第一落点」;同时提供独家观点,分析事实背后成因、道理和走势。

费彝民是基本法起草委会副主任委员,《大公报》在整个基本法讨论过程中,一直站在爱国爱港的立场,为制定出一部合乎香港实际的基本法而努力。在中英谈判、彭定康抛出「政改方案」等关键时刻,《大公报》坚定不移地与之斗争,为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敢言发声,为香港的平稳过渡和顺利回归发挥了舆论先导的作用。

香港回归,万众期待。《大公报》策划全方位、全时段报道,回归当日报纸头版采用跨版通栏特大标题《回归了,开新篇》,刊登政权交接仪式的整幅照片。社评《中华壮举世纪盛事》指出:「这标志着中华民族百年耻辱得以彻底洗雪,香港进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崭新时代。」特稿《余辉尽矣》,写尽末代港督彭定康黯然心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一国两制」和香港顺利回归。这一天的《大公报》,出版4次号外,共300版,印刷百万份,破报纸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大公报

范长江原名范希天,1927年就读于中法大学重庆分校时因积极参加群众活动被驱逐,不得不前往大革命中心武汉。范长江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先就读于南京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求学。

范长江加入《大公报》时,正是日本逐渐扩大侵华势力范围的时期。范长江前往西北采访,使得《大公报》第一时间报道了红军长征真实情况,范长江自此一举成名,《大公报》也再度翘首报界。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范长江旋即踏上西行之路,成功完成了《大公报》交付的采访任务,同时也成就了一段业界佳话。

1949年1月,范长江带领华北《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华北分社人员进入北平,接管国民党《华北日报》及广播电台,范长江也成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大公报

萧乾(1910—1999),原名肖秉干、萧炳干,北京人,中国现代记者、文学家、翻译家。1935年萧乾毕业后先后在天津、上海、香港三地的《大公报》主编《文艺》副刊。1939年萧乾去英国,直到战争结束。1943年,正式成为《大公报》驻外记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上唯一中国记者。在战火弥漫的欧洲,萧乾随英军几次横渡过德国潜艇出没的英吉利海峡,也曾随美军第七军挺进莱茵。从苏、美、英三国首脑讨论战后问题的波茨坦会议,到纽伦堡审判纳粹战犯,再到联合国成立大会,这些重大的历史性场面萧乾都报道过。萧乾著名的报道有《欧洲往哪里去》《轰炸中的伦敦》《矛盾交响曲》《银风筝下的伦敦》等。

大公报

胡政之(1889-1949),四川成都人。1905年毕业于安徽省立高等学堂毕业,赴日留学,在东京帝国大学攻读法律。1912年定居上海,参加上海《大共和日报》工作。1915年任该报驻北京记者,采访「二十一条」秘密条约幕后交涉情况,以消息敏捷著称。翌年到天津,任王郅隆主办时期的《大公报》经理兼总编辑。1918年欧战结束时赴欧采访「巴黎和会」。1926年与吴鼎昌、张季鸾合作组成新记公司,接办天津《大公报》,任总经理兼副总编辑。1941年,任国民参政员,晚年以「社会贤达」名义参加旧政协,并一度为「国大代表」。1945年,胡政之又以中国代表团成员身份,出席在美国三藩市举行的联合国成立大会,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而作为报业管理奇才,胡政之以一系列别具风格的办报理念,带领新记《大公报》创造了中国报业史上一个难以跨越的高峰。胡政之对《大公报》的最重要贡献,是不遗余力地延揽、提携、培养了范长江、徐铸成、萧乾、朱启平、金庸等一大批名记者名编辑,为中国新闻事业贡献了大量优秀人才。1949年4月14日,胡政之逝世于上海。

王芸生(1901-1980),原名德鹏,天津人。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1901年9月26日出生在天津郊区,早年家贫,曾在天津当学徒,曾在《益世报》副刊发表过《新新年致旧新年书》。

王芸生作为无党派爱国人士、中日关系研究专家,将毕生精力倾注于《大公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奠定《大公报》文化史地位,也成就一代优秀报人的人格风范。王芸生关切国运民生,伸张正义真理,在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相标榜的《大公报》阵地上,慷慨陈词,奋笔疾书,为唤醒民族精神,为反对日本侵略、为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争取民主自由与新闻自由做出了努力,一生无愧于「名世大手笔,爱国言论家」之誉。

《大公报》随近代中国社会动荡几盛几衰,王芸生的个人命运也随之载沉载浮。王芸生的一生既以其业绩与人格留芳,又因之屡屡罹罪。

金庸,原名查良镛,其正式职业是媒体人。1948年,在香港复刊的《大公报》调金庸来香港工作,金庸亲历了这座城市从水田交错的渔港小镇转变为国际大都市的过程。

1950年,《大公报》所属《新晚报》创刊,金庸调任副刊编辑。1955年,金庸开始在《大公报》所属的《新晚报》上连载第一篇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开启武侠小说生涯。

1959年,金庸与友人沈宝新创办《明报》,后来又创办《明报月刊》(1966年)《明报周刊》(1968年)和《明报晚报》(1969年),另在新加坡创办《东南亚周刊》(1964年)和《新明日报》(1967年)等报刊。

1941年5月,《大公报》获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颁发「密苏里荣誉奖章」。该奖章被公认为新闻行业最具声望的国际奖项之一,获此世界性殊荣,中国报纸只此一家,也仅此一次。

2022年7月,由香港报业公会举办的「2021香港最佳新闻奖」颁奖典礼在港举行,《大公报》获得包括「最佳独家新闻」冠军、「最佳新人」冠军、「最佳经济新闻写作」冠军在内的十个奖项。

大公报

《大公报》是1902年英华创办于天津的一份时政性日报,是中国新闻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也是1949年以前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在《大公报》百余年发展历程中,英敛之时期外国列强环伺、封建专制主义钳制,《大公报》发声「救亡图存」,坚持严谨的新闻和言论态度,渴望对国人进行新的思想启蒙。王郅隆时期同样内忧外患,《大公报》在改进经营管理的同时,不忘国家兴衰,保持言论的尖锐性和立场的公正性。

而新记公司时期时局最为动荡,报社历经五次搬迁,只为共赴国难。以报纸为阵地,以笔墨为武器,对帝国主义侵略国土表达极大愤懑,呼吁人民保家卫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国内时局并不稳定,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纠缠一起,社会处于动荡之中。《大公报》在多极斗争的夹缝中顽强生存,不但没有被残酷的内外社会环境所碾碎,而且在不同战争时期伺机而行,制造声浪,从而间接影响社会走向,为时局向着良性局面发展而推波助澜。《大公报》经历的两个甲子,致力秉公报道,为国家发展、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很大贡献,付出的努力获得香港市民以至祖国的肯定。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大公报》依然作为民众的喉舌,不偏不倚。

《大公报》记录了中国现代史上许多重要历史时刻和历史事件。胡政之是访巴黎和会唯一中国记者,萧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常驻欧洲的唯一中国战地记者,范长江是第一位深入西北报道红军长征的记者。1941年5月15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赠《大公报》荣誉奖章。1980年,《大公报》被联合国特别委员会推荐,陈列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哈马舍尔德图书馆供人阅览。

香港《大公报》复刊以来的历史,是一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爱港报纸的历史。香港回归以前,为支持中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决策,香港回归以后,为香港特区的繁荣和发展,作了大量的工作。至于旧中国时期近五十年旧《大公报》历史。周恩来总理在一九五八年和费彝民谈旧《大公报》历史贡献时,曾经肯定了三点:第一,爱国;第二,坚持抗日;第三,为中国新闻界培养众多杰出人才。

1994年,中国正式与国际互联网接轨,次年「大公网」上线。承继《大公报》百年传统和资源,经过多年发展,大公网已成为全球知名华文网络媒体。《大公报》和大公网与祖国同心,与香港同行,面向全球华人,传递中国声音,报导香港消息,弘扬中华文化,为「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发挥作用。

大公网分别在香港和北京设立亚太总部和中国总部,每日向内地、港澳台以及全球华人传播政经资讯。经过多年发展,大公网现已建立起包括报纸电子版,网站等自有平台,及微博、微信、脸书Facebook、抖音、快手等境内外主流社交和视频平台在内的全媒体平台矩阵,受众为关注香港与内地的政商学等各界精英群体,遍及中国内地、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聚集的国家和地区。

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