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巨鼠

白腹巨鼠(学名:Niviventer coninga),鼠科白腹鼠属的一种动物,别名刺鼠、安氏鼠、台湾白腹鼠等。其主要分布于缅甸、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在中国多见于西南、华东地区等地。其主要栖息于亚热带森林,常见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丘陵地区的农田、草地,生活在海拔1500m以下。其在亚种分类方面存在争议,中国部分学者认为存在2种白腹巨鼠亚种,而截至2023年,国际主流观点默认白腹巨鼠为单一物种,并不存在亚种。

白腹巨鼠为大型鼠类,体型修长,尾长超过体长。体长17.5~21.2厘米,尾长19.4~25厘米,耳大而薄,向前拉可遮住眼部。其只在夜间活动,雄性的活动范围比雌性更大。它们会采食植物的茎叶果实,喜食花生、栗子、桐子和茶籽。

白腹巨鼠

2020年,白腹巨鼠被纳入中国国家林草局发布的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中,限制了其饲养和食用。2015年,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无危(LC)。由于其食量大且取食农作物,对农田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它们还是钩端螺旋体的携带者和传播者,有危害公共卫生健康的风险。

白腹巨鼠自1864年博物学家温侯(Swinhoe)命名以来,出现了较多异名,后来均作了修订,因此其种级分类的争议不多。但在亚种方面存在争议,2005年前后,中国部分学者认为白腹巨鼠分为2个亚种,分别为指名亚种和四川亚种。而截至2023年,国际主流观点默认白腹巨鼠为单一物种,并不存在亚种。

白腹巨鼠属于大型鼠类,大小与青毛鼠(Rattus bowersi)相当。体型修长,尾长超过体长,体长17.5~21.2厘米,尾长19.4~25厘米,其胡须较长,最多可达12厘米,胡须基部颜色较深,为黑褐色,至末端颜色逐渐变浅。在吻部周围有一部分较短的灰白色的胡须。耳大而薄,向前拉可遮住眼部。体背面呈黄褐色或赤褐色,背部由两种毛发组成,一种为柔软的棕灰色的毛,另一种为硬刺毛,毛基白色,毛尖黑褐色。因为背部中央区域硬刺毛较多,故颜色较深,呈黑褐色。尾背面为棕褐色,尾尖和尾腹面为灰白色。前足背面灰白色,后足背面棕褐色。体腹面呈白色或淡黄白色。背部和腹部交界处分界明显。贵州捕获的标本冬毛毛色较鲜艳,为棕黄色,夏毛较灰暗。

其解剖学特征表现为,颅骨为长椭圆形,吻部较长,约为颅骨长度的32%;鼻骨长,后端略超出前颌骨后端,前端突出门齿外;眶上嵴发达,一直延伸至顶骨;颚骨后缘与第3臼齿后缘约在同一水平线;门齿孔很短,后端远离第1上臼齿基部前缘的水平线;听泡较小,约为颅骨长的13%。

白腹巨鼠

白腹巨鼠

白腹巨鼠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缅甸、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

白腹巨鼠在中国则分布于西南地区(如四川、云南、广西、贵州)、华东地区(如浙江、江西)、台湾有分布,除此之外,它们在西藏、甘肃、陕西等地区也有分布。

白腹巨鼠生活在海拔1500m以下。其主要栖息于亚热带森林,常见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丘陵地区的农田、草地,也有少部分栖息在水沟边的灌丛中。并有穴局习性,喜在近水的岩石缝中穴居。

白腹巨鼠

白腹巨鼠

白腹巨鼠主要采食植物的茎和叶,夏季也取食野果和少量昆虫,喜食花生、栗子、桐子和茶籽。在中国安徽省,也曾观察到白腹巨鼠取食农作物如香菇、山芋。

白腹巨鼠

白腹巨鼠具有日节律行为和季节节律行为。白腹巨鼠只在夜间活动,白天多在灌丛中筑巢休息。凌晨1时开始,白腹巨鼠进入活动高峰期,活跃期为2~3个小时,秋冬季比春夏季的活跃时间更长,在夜晚较长的冬季活跃度最高。

白腹巨鼠在春末至秋末往往栖息在深山密林中,随着冬季高山气温下降,食物来源减少,白腹巨鼠渐渐从深山迁移到山麓或室内。每年冬季,特别是大雪过后,白腹巨鼠进入室内,捕食或驱走家鼠。

白腹巨鼠

白腹巨鼠

白腹巨鼠雌性相对雄性具有更稳定、更明确的活动范围,但雄性的活动范围比雌性更大,而且与其他个体的活动范围重叠度更高。雄性个体的活动范围约为200~20200平方米,雌性个体的活动范围为600~4800平方米。

白腹巨鼠雌性性成熟早于雄性,全年繁殖,但雌性繁殖可能是受到温度和食物短缺的影响,冬季雌性的生殖活动会减少。但也有学者认为,白腹巨鼠一年中只有两个繁殖季节,分别是夏季和冬季,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研究方法的不同。体型较大的雄性繁殖成功率更高,雌性每胎2-5只幼崽,夏季出生的幼崽性成熟期约为5个月,冬季出生的幼崽性成熟期约为9个月。雌性一生中最多繁殖3次。

1999年,白腹巨鼠在台湾的种群密度为每公顷2~5只。截至2015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其种群数量的评估为「不清楚」。

白腹巨鼠未受到重大威胁,然而,人类的土地利用可能会影响到该物种的扩散。

2015年,白腹巨鼠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为无危(LC)物种。

1994年,白腹巨鼠在玉山国家公园受到保护。2020年,中国国家林草局发布了《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对包含白腹巨鼠在内等64种在养且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提出了分类管理要求,限制了对白腹巨鼠的饲养和食用,对维护种群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白腹巨鼠由于食量大,对农林交界处的农田造成破坏,大片农作物受到损害,观察到其危害的农作物有山芋、香菇等,对农民造成了经济损失。白腹巨鼠也是钩端螺旋体的携带者和传播者,有危害公共卫生健康的风险。

白腹巨鼠体内存在寄生虫,可能的寄生虫有泡尾带状链尾蚴、微小膜壳绦虫、缩小膜壳绦虫、奇口线虫、绦虫、管状线虫、单睾属吸虫、鞭虫等。

白腹巨鼠与社鼠(Rattus niviventer)在外形上很相似,但按照已有的鉴别方法仍可区分。也有学者认为二者可能为同一物种,但中国学者罗泽珣等人(1965年)认为在同域分布的生境中,二者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等均有差异,因此应该将二者作为独立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