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派

崆峒派是传统中国武术流派之一,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并称为中国五大武术流派。崆峒武术创始于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

唐朝时期崆峒派始祖飞虹子曾在少林寺学艺,后隐居崆峒山习道研艺。从第四代起,崆峒派掌派人便离开了崆峒山,云游四海开派授徒。之后,崆峒派第十代掌派燕飞霞,出国至日本及欧美海外传播崆峒武术,并建立了多个武馆。

崆峒派

崆峒派武术,吸收了少林、峨嵋、武当武术,讲究实打、实拿、以技击、强身健体和增强功力为目的,其拳路有五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和神拳门五大门,每门又有十六套拳术和器械套路,尤以「奇兵」为胜——所用兵器以短、小、轻、柔、奇为特色,如扇、拂尘、剑、耙、枷和鞭杆等。甘肃省已将崆峒派武术列入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唐朝时期崆峒派始祖飞虹子曾在少林寺学艺,艺成后,闯荡江湖,寻访名师高手。后来隐居崆峒山,继承和发展崆峒武术,使其流派大成。之后,崆峒派武术掌派人从第四代起,便离开了崆峒山,云游四海开派授徒。

崆峒派

崆峒派第五代掌派人眉姑,是崆峒派武术中唯一的女掌派人,眉姑曾在四川峨眉山上带发修行,习练峨眉武术,崆峒派武术中的铁扇、拂尘等器械由她传入。

1956年,崆峒派第十代掌派燕飞霞,在北京全国武术观摩赛上获得冠军。1959年,因崆峒派道观被破坏,第九代掌派人胡惠民师徒被逼下山,之后云游各地。第十代掌派人燕飞霞,则到新疆、上海、广州等地多年授徒。1981年,他又到日本传播崆峒武术,随后在日本建立了多个武馆,每期(一期授徒时间一般为3个月)会员800人左右。1997年,他随中国武术团出国缅甸表演,获剑、枪、拳、掌和拂尘五项冠军。同时,崆峒武术传播也远及欧美,燕飞霞也曾在欧洲、美洲(主要是加拿大)授课。

崆峒派

由于自第四代掌派人开始,崆峒派都注重崆峒武术的对外传播,而忽略了崆峒武术在本地区的传承,导致了崆峒武术在平凉地区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的现象。之后,燕飞霞在其病重的情况下,几次到平凉寻找崆峒武术的传人,并授以崆峒功法和相关资料,旨在推动崆峒武术在本地区的传承能够恢复正轨。

崆峒派掌门称为掌派人,底下门人各有掌门。崆峒派有八大门,即飞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花架门、奇兵门、玄空门。八大门有八大掌门,他们只负责管理本门弟子,八个掌门是平级关系,不互相管辖。八个掌门人的上面,就是掌派人。

按崆峒派的山门规戒,每代掌派人不能有工作,一生只能专门从事传授和弘扬崆峒武术。崆峒派掌门要求必须精练8门功夫,学全118种套路,但118套武术刚柔风格不同,一人很难适应。能全部精练者,才能成为掌派人。

注:谱系仅供参考,已无可具考

关于江湖传说的掌派、掌门之说,一位武协主席曾表示:中国有131个拳种,但没有掌门,只能叫传人。

崆峒派武术内分八门:飞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花架门、奇兵门、玄空门。每门各有十五六套拳法,故合计有百余种之多。

飞龙门是崆峒派武术的初级。包括飞龙拳、飞龙掌、飞龙刀、飞龙枪、飞龙剑、飞龙棍、飞龙铲、飞龙双钩、飞龙双鞭等。在此基础上,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都将拳、掌、刀、枪、剑、棍、铲、双钩、双鞭等功夫逐一提高变化,加强了难度和抗击性。

在飞龙门的基本套路和动作上加强了追击性,攻击的招式多变,招招紧逼。各路名称即是把飞龙门中的「飞龙」变成「追魂」,如追魂棍、追魂双铲、追魂双钩、追魂双鞭等。

夺命门是在追魂门的基础上又上了一层,其特点是猛烈,不留活路,有夺命拳、夺命掌、夺命剑、夺命棍等十几个套路。

醉门则在夺命门的基础上更上一层,主要是强调动作中的跃、翻、仆、腾、跌等功夫。醉门又分文武两类,称「文八仙」和「武八仙」。文八仙重醉态的表现,锻炼人在失重情况下的平衡能力。武八仙着重跃、跌、仆、腾、跳等动体,锻炼意、气、神所蕴含的爆发力。醉门中的套路因此多出十几个,如文醉拳、武醉拳、文醉剑、武醉剑等,都是文武各一套,拳、掌、刀、枪、剑、棍、钩、铲、鞭齐备。

即太极门,是崆峒派武术中攻击性最高的武功。所谓神拳,即「花拳绣腿」——不是通常所指表演中的那般「花拳绣腿」,而是指拳打不实、用意不用力,如游龙一般,神出鬼没,招式诡秘,以内气伤敌内脏,各种兵器亦以气伤敌,是崆峒派拳术中登峰造极的功夫。此门中同样有拳、掌、推手、刀、枪、剑、棍等十几种套路。

崆峒派

花架门是在神拳门的基础上结合敦煌璧画上的飞天造型而创立的,适合女性习练。此门有出水芙蓉、香飘宇庭、笑傲乾坤风流扇、桃花扇、花架拳、花架枪、花架剑等十几种套路。(现较为流行的木兰拳、木兰扇、木兰剑即根据花架门拳法改编而来)

奇兵门是崆峒派武术中最具特色的一门。其特点在于所用兵器短小、及排兵布阵的阵法。其中兵器有风火五行轮、风火扇、挎虎篮、飞爪、拂尘、九齿铁耙、连枷、铁琵琶、分水峨眉刺、判官笔、翻天印、太统法铃等。阵法有太极阵、七星回天阵、八卦阵、十面埋伏阵、十二生肖阵、二十四天魔阵、二十八宿造天阵、三十六游龙阵、四十八降妖阵、六十四卦齐天阵、八十一通天奇门遁甲阵等。

玄空门是崆峒派秘传之宝,多为历代掌派人独修之法。有燕式古太极八式、无相神功、达摩神功,以此修炼内功,并有以针灸、中药、易经、气功结合而成的疗病方法「易通疗法」,是崆峒山镇山之宝。其中针灸取用「灵龟八法」「子午流注」之时辰、穴位、脉络,藉以《易经》之卦相推断,合气功引导助力,再用中草药服用,达到疗病之

效。

崆峒武术,以柔美为主,身、步、手法多以弧线、曲线形成,取太极阴阳鱼对应的哲学思想,在运动中攻防。攻击时动中有静,静极生动,刚柔相济。所用兵器以短、小、轻、柔、奇为特色,如扇、拂尘、剑、五行轮、鞭杆等。即便以刚烈显赫的神拳门中的醉八仙,在进击中也以巧击眼、颈等软弱部位或穴位。其八门分立的武学架构,又是一个道术结合的体系,由搏击进而修道。

崆峒派武术为中国传统武术主要流派之一。甘肃省已将崆峒派武术列入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并相应认定了该项目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支持相关非遗传承人、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等积极开展崆峒派武术的挖掘整理、研究出版、传承实践,组织参加国内外各类武术比赛、展示展演和文化交流活动等,不断提高崆峒派武术的影响力。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支持在充分挖掘和整理崆峒武术技术体系、源流发展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崆峒武术套路的规范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专家支持。同时,在具备举办国际武术赛事的条件下,支持开展崆峒武术国际交流赛事,促进崆峒武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