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公共管理类,一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公共事业管理主要研究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交通、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领域进行公共事业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毕业后可以选择政府部门、教育部门、文化部门等事业单位或相关管理企业就业。

公共事业管理

我国在19世纪20年代从西方引进了公共事业管理这门学科,其作为纯西方化的理论学科在我国出现了不适应性,发展路程较为曲折。由于我国当时复杂的政治体制和管理模式,经济政策不够先进,对于公共管理专业这门学科,也没有过深的研究,因此学科的覆蓋范围较小,研究深度较浅。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还不够完善,需要在未来的发展路上不断地创新和改革。在2000年后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学科进入了改善和优化阶段,结束了从前的混乱发展。首先是以政治体制为首的改革,从根本上发展和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其次开始将从人才的培养作为公共事业管理的重点,高质量的公共事业操作能力和全面发展成为了人才培养的核心。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具有进行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掌握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熟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国标为准则,严格依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充分论证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以及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由此,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应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按照课程性质和课程对应的培养目标,可以将该课程体系划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三大模块。

参考资料

社会实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工作能力锻炼的重要载体,内容包括志愿服务活动、领导力训练等。创新创业训练是实践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应经常组织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活动,本科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少于5000字的社会研究报告,也可通过参加「实地调研」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项目直接申请社会研究与创新创业训练学分。

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可釆取学术论文、项目设计、调研报告、项目分析报告等多种体裁形式完成。符合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方向,能有理论或实践的贡献,选题应加强实践性导向。应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与专业知识、满足专业综合训练要求。内容应包括选题的背景、意义,相关重要文献,研究设计、数据、案例或其他实证材料,分析、讨论,对策、建 议、结论、局限和未来研究等。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应符合专业学术规范。鼓励学生创新,尽可能根据自身兴趣,结合公共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和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

公共事业管理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公共管理、法律(非法学)等领域继续深造。

学生毕业后也可以选择政府部门、教育部门、文化部门等事业单位或相关管理企业就业。

应当建立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和实践经验丰富、年龄及知识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师资队伍,有学术造诣较高的本专业学科带头人。各专业必须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专任教师,人数不少于8人,且每位专任教师不得承担3门 (含3门)以上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教学。有能够满足基本教学要求、高中低职称比例合理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师资队伍建设应注重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学缘结构的合理配备。年龄结构要求老中青结合,梯队合理。学历结构要求专任教师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0%。

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平台,提供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各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考核要求, 毕业审核要求等基本教学信息。各专业应为每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配备一定数量的相关图书和一定数量的中外专业期刊,生均专业图书量不少于100册,并要适时更新。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的需要,相关专业应建立专业实验室和相关实验教学平台,配备有关实验器材。各高校应对获得省级以上重点建设的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加大投入,保证省级以上示范专业和特色专 业的建设费按主管部门核拨的项目经费进行1:1配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