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庆农家

喜庆农家》是中国大陆拍摄的26集农村题材电视剧。导演是刘继书,领衔主演是王晓曦、李菁菁、郭柏松、姜文艺、刘永生、董兴顺,于2007年首播。该剧讲述了万家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中国农民追求日子过得红火,过得充实,过得喜庆。

喜庆农家

东北有个巴掌大的靠山屯,靠山屯有个老万家,当家人是老万太太,下有三儿一女。儿女们有务农的。经商的。教书的,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家庭,有着自己的生活天地。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靠山屯在变,老万家也在变,于是就有了矛盾的冲突,观念的碰撞。万家人犹如人间喜剧的生旦净末丑悉数登场,愁怒哀乐喜,酸甜与苦辣,从搞乡村消防,洗浴中心,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到开乡村奥运会,办靠山晚报,拿起DV拍电视剧……一个个妙趣横生,感人肺腑的故事,浸透了日子,甜美了家。

辽宁本土演员于小慧最近回到本溪,在电视剧《喜庆农家》中客串其中一个单元的女主角万杰。《喜庆农家》是由中央电视台、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电视台联合拍摄的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部系列电视连续剧。

曾经凭借《烧锅屯的钟声》捧得央视十佳演员奖的于小慧,近几年接连拍了《情有千千劫》、《荣誉》、《和平年代》、《婆婆》等剧,她再次回到家乡本溪,出演《喜乐农家》其中一个故事的女主角。故事讲述了一个叫万杰的女青年在报纸上看到农村里一户姓万的人家的报道,就跑到这家来寻亲,这家人告诉她,他们没有她这个亲戚。患有严重抑郁症的万杰寻死觅活的,把这户人家折磨得一团糟。后来,这家人了解到,万杰原来是做服装生意的,男朋友骗了她的钱跑了,她因不堪承受被骗和失恋的打击患上了抑郁症。好心的人家开始改变对万杰的看法,老头、老太太像疼爱自己的儿女一样关爱她,家里的孩子也积极为她进行心理治疗,在大家的关心照料下,她被美丽的大自然和淳朴的山里人所感染,终于恢复了健康,回到城市重新开始美好的生活……虽然在本溪的拍摄只有短短两天,但于小慧却感受到了家乡人的热情。很多老乡听说于小慧回来拍戏了,近的远的都放下自己手中的活儿,赶来看看家乡的妹子。他们拍戏的景地所在的这户老乡,听说她喜欢吃农家饭,专门跑到山上给她摘新鲜的野菜,老乡们都把家里的土鸡土鸭捉来,从早到晚,顿顿都一大桌农家菜,于小慧吃得饱饱的,还是觉得消化不完乡亲们的热情。

电视剧《喜庆农家》受好评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电视台、沈阳嘉艺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在京召开了电视剧《喜庆农家》研讨会。

《喜庆农家》是辽宁「农家系列」电视剧的第二部,由于该剧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题材紧扣时代主题,并充分考虑观众的审美情趣,因此在播出期间,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研讨会上,专家们对这部农村题材的系列剧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该剧较好地坚持了「三贴近」创作原则,直面当前农村现实,关心农民的生存状态,关注当前中国农村的变革,在形式上做出很大的探索,揭示出在新农村建设中,中国当代农民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深刻变化。《喜庆农家》讲述了23个故事,力图再现东北农村原汁原味的生活。在形式上,全剧以「假戏真做,喜剧正演」为追求,整体风格诙谐幽默,故事轻松有趣,尤其是很好地把握住了轻喜剧之「轻」,将喜剧化的人物与喜剧化的情节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专家们也指出,今后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应进一步探索农民自身的生活状态,区别与城市不同的深刻的一面。另外,在喜剧风格的把握上抓住精神上的喜剧性,让观众笑中带泪,笑中有思考,这是现在很多喜剧所达不到的内涵和境界。

研讨会上,专家们呼吁应该加大力度挖掘具有南方特点的农村题材,使观众们可以充分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环境下中国新农村发生的巨变。

会议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李春武主持。中国文联副主席杨志今,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朱虹,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刚,辽宁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辽宁电视台台长李厚朴等领导专家出席了研讨会。

央视黄金时间热播电视剧《喜庆农家》,我是如饥似渴,过了把瘾。看后,所感不吐不快。诙谐的台词,幽默的表演,原汁原味的东北风味,穿插在事件中,贴近农村生活,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继东北体裁的系列剧《圣水湖畔》、《别那豆包不当干粮》、《乡村爱情》之后这部丰富多彩的乡土气息剧目,俘虏了人的眼睛,成为春节期间继晚会后的又一大享受。

该剧歌词嘹亮,富有哲理:「人勤山挂金、人勤水淌银」,百听不厌。每集都有个醒目的标题,反映了乡村生活中的事件,或褒或贬,都有教育或启示。

每次家里出现喜事抑或过不去的坎时,万家老太的措施就是开诸葛亮会,研究对策,如村姑秀结局的皆大欢喜、老二万喜发的欠民工工资问题、老三万喜奎的简讯恶作剧问题、个人崇拜问题等众多家庭遇到的大事,都开家庭会议研究。

说教性的三言两语背后蕴涵着丰富的哲理,老梁头的轻描淡写:人的扎刺,一是乍富。二是攀高。这些心理取材于农村普通的生活,如何面对,就由接下来的事件衬托了。

喜发与彩风离婚恶作剧,反映了乍富的心理在人思维中是根深蒂固的。听说堂兄万喜涵担任省社科联主席后,喜奎与彩风求他办私事碰了钉子。对自己似官非官、谨慎从事的叮嘱恶之。聚会时要了县长的名片埋下了有事求人的伏笔,「脸熟好办事」是绝妙的刻画,县长答应,事成,也是人之常情。

那个彩风热线的调侃和陈列馆普通话的介绍演绎的活灵活现,忍俊不禁,对现实类似现象

是个多妙的讽刺。拙劣之处在:县长代垫罚款实在有点虚,二人转的表演说不上精彩,有点矫揉造作的嫌疑。也许这是本剧最不成功的地方,而百看不厌的《别那豆包不当干粮》、《乡村爱情》就没有如此的不尽人意之处,细节值得推敲也许是观众喜闻乐见的看点。

台词与现实合拍,喜奎说喜涵与市长是「一字并肩王」,办事好用。反映了官本位的观念,互相利用的心理。实在:成功在于教育,朴实的东北民言,贴切自然。虚在:事情的拙劣,有点随意编造的感觉。

攀高诙谐剧演绎出了一个「万喜涵先生故居陈列馆」,美其名曰:青年教育基地,那些「陈列品被称之为文物」的介绍也令人捧腹。鞭挞了现实中的个人崇拜的现象。而喜奎不失时机的一句「一级政府看问题,深谋远虑」对戴高帽者是个多么大的讽刺。

老梁的一句话:专家学者搞学术与做官,这对矛盾,本末倒置,起到了画龙点睛作用。这点破了现实问题的隐忧。专家不务正业是个多么值得一提的现象。

本剧突出了这样一个主题:做人的根本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难道不是给我们最好的启示吗?

《喜庆农家》观后的虚与实,喜与忧,成功与否,或不止于此吧,随着剧情的继续,如何领悟,我们将拭目以待,字斟句酌,慢慢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