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德语:Das Fürstentum Liechtenstein;英语:The Principality of Liechtenstein)全称为列支敦士登公国,是一个位于瑞士与奥地利之间的欧洲内陆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该国南北长24千米,东西宽5~10千米,面积160平方千米,是世界第六小的国家。人口数量为39680人(截止至2022年12月)。全国共划分为11个区。官方语言为德语,首都瓦杜兹。

列支敦士登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温暖、多云且潮湿;冬季寒冷,下雨和降雪较为频繁。列支敦士登位于欧洲阿尔卑斯山的莱茵河上游河谷,西部为狭长的冲积平原,约占总面积40%,其余是山地。该国主要矿产资源为大理石矿。森林面积67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43.1%。 列支敦士登人是公元500年以后迁移到此的日尔曼民族的后裔,该国的领土曾经是罗马帝国瑞提亚行省的一部分。1200 年,阿尔卑斯高原的领地由萨伏依家族、泽林格家族、哈布斯堡王朝和基堡家族控制。1699年和1712年,奥地利的封建贵族分别取得了瓦杜兹与施伦堡的领主权。1719年1月,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将许内勒贝格庄园与瓦杜茨郡合并成立一个独立的小型公国,赐名为列支敦士登。1806年,皇帝弗朗西斯二世退位并解散了神圣罗马帝国,随后列支敦士登加入了拿破仑的莱茵联邦。而在拿破仑入侵俄国失败后,莱茵联邦于1813年崩溃,列支敦士登又于次年加入了「德意志联邦」。但是该联邦在维持了52年后也解体了,随后列支敦士登宣告独立,公爵成为公国最高权力者。1868年,列支敦士登宣告永久中立,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该国与奥匈帝国关系密切,同时亲近同盟国,因此遭到了协约国的经济制裁。奥匈帝国解体后,列支敦士登转而亲近瑞士,并于1923年正式并入瑞士关税区,并改用瑞士法郎。二战中,列支敦士登经历了一次未遂政变,但是未被德国入侵。进入东西方冷战时期后,列支敦士登继续保持中立,但在意识形态、政治和经济上站在西方一边。1989年,汉斯-亚当二世亲王继承了王位,并在2003年修改宪法,获得了更多的权力。次年,汉斯·亚当亲王将公国的实际管理权移交给他的儿子阿洛伊斯王储,但其自身仍然是国家的最高元首,并持续至今。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起初是较为落后的农业国,当地居民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只有小规模的纺织和陶瓷等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采取低税政策,并立法保护银行利益,吸引大量外资,大力发展工业,金融业、旅游业等也有长足发展,改变了原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列支敦士登的技术密集型工业产品享有国际声誉,如精密机械和仪表、真空镀膜产品、电子设备、光学镜片、假牙、药品等。95%工业产品供出口,在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强。金融服务业也较为发达,该国有14家银行,2019年净收益3.5亿瑞士法郎,银行管理的资金量为1742亿瑞士法郎。1912年发行邮票,邮票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2021年,列支敦士登的国内生产总值为66亿瑞士法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4.5万瑞士法郎,是全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之一。主要贸易伙伴是瑞士、德国、美国。

列支敦士登永久中立、依附瑞士、根据本国利益和需求参与国际活动是列外交政策的三大支柱。列支敦士登是联合国、欧洲委员会、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和欧洲经济区成员国。

列支敦士登的国名起源于18世纪初,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的列支敦士登大公约翰·亚当(Johann Adam von Liechtenstein),其买下了两块采邑:许内勒贝格庄园(Schnellerberg,1699年)与瓦杜茨郡(Vaduz,1713年)。之后在1719年1月23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下令瓦杜兹和许内勒贝格合并,并提升为公国(Fürstentum),以当时的列支敦士登亲王安东·弗洛里安的姓氏命名为「列支敦士登」。新的公国也成为圣神罗马帝国的成员之一。

列支敦士登

有考古学家在今天的列支敦士登地区,发现了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生存痕迹。公元前53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列支敦士登地区人民在山谷中建立农业定居点。

现在的列支敦士登地区是原罗马雷蒂亚省的一部分。哈尔施塔特(Hallstatt)和拉泰纳(La Tène)文化在公元前450年左右的铁器时代晚期蓬勃发展,可能受到希腊和伊特鲁里亚文明的一些影响。公元前 58 年,在比布拉克特战役中,凯撒大帝击败了阿尔卑斯部落,从而将该地区置于罗马的征服之下。到公元前 15 年,提比略(后来的第二位罗马皇帝)和他的兄弟德鲁苏斯征服了整个阿尔卑斯山地区。列支敦士登随后并入罗马的雷蒂亚省。该地区由罗马军队驻守,罗马军队在布里甘蒂姆(奥地利)、博登湖附近和马吉亚(瑞士)设有大型军团营地。罗马人建造并维护了一条贯穿该领土的道路,通过斯普吕根山口穿过阿尔卑斯山,沿着洪泛区边缘的莱茵河右岸。在公元 1 世纪上半叶,列支敦士登最重要的文明和军事中心是库里亚和布里甘蒂姆。公元260年左右,阿勒曼尼人(Alemanni)摧毁了贝坦索斯(Brigantium) ,并在450年左右在该地区定居。

在中世纪早期,阿勒曼尼人在5世纪定居在瑞士东部高原,到8世纪末定居在阿尔卑斯山的山谷,列支敦士登位于阿拉曼尼亚的东部边缘。6世纪,克洛维斯一世于504年在托尔比亚克战胜阿勒曼尼人后,将整个地区作为法兰克帝国的一部分。814年,查理曼大帝去世。之后列支敦士登地区一直处于法兰克霸权(梅洛温王朝和卡洛林王朝)之下,直到843年的《凡尔登条约》分割了卡洛林帝国。今天的列支敦士登领土是原东法兰克的一部分,它后来在1000年左右与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中法兰克统一。该地区的主要语言是罗曼什语,直到大约1100年,德语开始传播并在该地区占有一席之地。

1200 年,阿尔卑斯高原的领地由萨伏依家族、泽林格家族、哈布斯堡家族和基堡家族控制。该地区是雷蒂亚的一部分,被并入加洛林帝国划分为县。1264 年基堡王朝灭亡时,鲁道夫一世国王(之后1273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统治下的哈布斯堡王朝将其领土扩展到包括列支敦士登领土在内的东部阿尔卑斯高原。1300年,起源于瓦莱州的瓦尔泽人进入该地区并定居,今天的特里森贝格山村的方言还保留了瓦尔泽方言的特征。在1396年,瓦杜兹(列支敦士登的南部地区)获得了帝国直属地位,成为了仅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统治的领土。在1613年,尽管保持独立性,其两个领地(谢伦贝格和瓦杜兹)都被卖给了霍亨埃姆斯伯爵。

在三十年战争期间(1618年-1648年),该地区首先被奥地利军队入侵,随后在1647年被瑞典军队入侵。之后霍亨埃姆斯伯爵因滥用职权和巫术追捕,1684年他被剥夺了领地,这些领地被神圣罗马帝国收回后,又被重新分配给他的兄弟雅各布·汉尼拔伯爵(1653–1730)。之后为了偿还债务,汉尼拔被迫在1699年出售了该领地主权,并于1712年将领地彻底出售给列支敦士登的汉斯·亚当一世亲王。凭借这些领地,亲王在1719年从神圣罗马皇帝查理六世那里获得了创立一个独立国家的权利,即现在的列支敦士登亲王国。凭此,列支敦士登家族在奥地利和邻近领土上扩大了极其庞大的资产。

列支敦士登家族在捷克地区的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拥有超过700年的历史。列支敦士登的名字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136年左右,而雨果·冯·列支敦士登也可能是以维也纳南部的列支敦士登城堡命名的。这个家族的祖先谱系始于列支敦士登的海因里希一世。1249年,作为波希米亚边疆地区的边疆侯爵(他直到1253年才成为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尔二世将南摩拉维亚的尼科尔斯堡(Mikulov)的领地赠予列支敦士登的海因里希一世,作为其永久私有产权。这一捐赠对列支敦士登家族的后代具有重要意义。凭此,除了他们在奥地利的城堡和领地之外,这个家族首次在波西米亚领土拥有了可观的财产。在13世纪,这个家族分裂成了(后来的)列支敦士登、罗瑞和佩特罗内尔三个支系。然而,后两个支系在之后一代中灭绝。也由于这一原因,许多宝贵的家族财产丧失殆尽。

尽管列支敦士登亲王家族在1394年失宠于哈布斯堡家族,被迫放弃多瑙河以南的财产,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家族设法巩固了他们在下奥地利的财产。三兄弟卡尔、马克西米利安和冈达克尔于17世纪初皈依天主教,并开启了家族历史的新篇章。卡尔于1608年获得亲王的世袭头衔,他的兄弟们在1623年被授予帝国亲王的世袭头衔。三兄弟于1606年共同达成了一项新的家族契约,规定最长命的一支的长子将继承世袭头衔,并代表家族担任摄政王。获得帝国亲王头衔后,列支敦士登亲王家族努力以帝国直属的方式获取领土。由于汉斯-亚当一世亲王于1699年购得许内勒贝格和1712年购得瓦杜兹,列支敦士登于1719年通过帝国分封成为帝国亲王国。然而,亲王的居所直到1938年,随着弗朗茨·约瑟夫二世亲王在德国吞并奥地利后,才从维也纳迁至列支敦士登。在1918年灭亡的哈布斯堡帝国中,列支敦士登属于最富有的贵族家族之一。在1945年,列支敦士登人以1200平方千米的土地成为当时捷克斯洛伐克最多的土地所有者。

列支敦士登的历史应从具有国家雏形的巴登贝尔·克萨尔喀斯伯爵家族在瓦杜兹和施伦堡的领主权合而为一开始的。1719年1月23日,在购买土地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下令将瓦杜兹和许内勒贝格合并,并将新形成的领土称为公国(Fürstentum),以当时的列支敦士登亲王安东·弗洛里安的姓氏命名为「列支敦士登」。同时,列支敦士登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主权成员国。

19世纪初,欧洲爆发拿破仑战争,神圣罗马帝国1805年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被拿破仑击败,随后整个帝国被法国控制。1806年,皇帝弗朗西斯二世退位并解散了神圣罗马帝国,结束了960多年的帝国体系。列敦支士登在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后加入了拿破仑重组的「莱茵联邦」。这种政治重组对列支敦士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历史上的帝国、法律和政治机构都被解散了,该国不再对其境外的任何封建领主负有义务。而在拿破仑入侵俄国失败后,莱茵联邦于1813年崩溃,列支敦士登又于次年加入了「德意志联邦」。1818年,列支敦士登亲王约翰一世颁布宪法。同年,列支敦士登王室成员阿洛伊斯亲王首次踏足了以他们姓氏命名的公国,而他也是列支敦士登王室成员中第一位访问公国的成员。1862年,列支敦士登颁布了新宪法,规定了人民代表的国会。

1866 年德意志联邦瓦解,列支敦士登宣告独立,公爵成为公国最高权力者。在1866年的奥地利普鲁士战争中,约翰二世王子将他的士兵置于联邦之下,但仅限于「保卫蒂罗尔的联邦领土」。列支敦士登的军队在南部的斯蒂尔夫瑟约赫占据阵地,以防御意大利军队(由加里巴尔迪指挥)对列支敦士登/奥地利边境的袭击。列支敦士登亦在瓦杜兹城堡保留了部分后备力量。当战争于7月22日结束时,列支敦士登的军队返回瓦杜兹并在那里受到了热烈的欢迎。1868 年,列支敦士登宣告永久中立。

列支敦士登没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声称中立。然而在战争期间,列支敦士登与奥匈帝国关系密切,且亲近同盟国。因此协约国对该国实施了经济禁运。该国也因此面临经济损失和粮食短缺,国内的走私活动增加,此一系列影响迫使该国减少对奥匈帝国的依赖,并寻求与瑞士建立更紧密的经济联系。

随着战争的拖延,列支敦士登国内开始动荡,人民对利奥波德·弗赫尔·冯·伊姆霍夫政府和其本人开始不满。在1918年11月7日的地方议会会议上,在多数议员的施压下,临时行政长官利奥波德·冯·伊姆霍夫宣布辞职。地方议会随后选举了一个临时执行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马丁·里特担任主席。约翰二世亲王于11月13日解除了伊姆霍夫的职务。该执行委员会一直持续到1918年12月7日。随后,由列支敦士登亲王卡尔王子接任了地方行政长官的职务。

1919年,奥匈帝国解体后,列支敦士登政府不再依赖奥地利来满足其货币和外交需求。并在之后和瑞士签署了一项条约,根据该条约,瑞士在外拥有列支敦士登代表权,在国家的外交和领事层面代表列支敦士登的利益。列支敦士登于1920年申请加入国际联盟但没有成功,瑞士是会议上唯一投赞成票的国家,其他均为反对。虽然国际联盟承认列支敦士登的主权,但认为列支敦士登的面积太小和人口过少,无法在《国际联盟宪章》的框架内作出成员国所期望的贡献。因此,列支敦士登在国际组织中的成员资格被压制了几十年。 1923年3月29日,列支敦士登与瑞士缔结关于其并入瑞士关税区的条约。新的《关税同盟条约》取代了之前与奥地利达成的关税和税收条约(该条约于1852年达成,并于1919年8月2日被列支敦士登终止)。之后列支敦士登开始使用瑞士法郎。

1929年,75岁的弗朗茨一世亲王继承了王位。此时的他刚刚与伊丽莎白·冯·古特曼(Elisabeth von Gutmann)结婚,她是一位来自维也纳的富有女士,她的父亲是摩拉维亚的一位犹太商人。尽管列支敦士登没有官方承认的纳粹党,但在其国家联盟党内出现了一股纳粹同情运动。当地的列支敦士登纳粹分子将伊丽莎白视为他们的犹太「问题」。纳粹的宣传在整个1930年代一直存在于列支敦士登。自 1933 年纳粹在德国崛起并在该国引入反犹太法律以来,列支敦士登的犹太移民大量增加,由约瑟夫·霍普(Josef Hoop)领导的政府支持难民根据新的公民法入籍。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列支敦士登面临着来自德国媒体和列支敦士登国土服务局等内部的攻击。霍普本人试图通过利用私人联系来缓和与德国的关系,并积极淡化列支敦士登内部纳粹的威胁。

1938 年春天,奥地利并入大德意志后不久,84 岁的弗朗茨一世亲王任命他 31 岁的侄孙弗朗茨·约瑟夫二世亲王为摄政王。在让他的侄孙成为摄政王后,他搬到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费尔德堡,并于 7 月 25 日在那里去世,弗朗茨·约瑟夫正式接替他成为列支敦士登亲王,他也成为列支敦士登第一位永久居留的亲王。虽然弗朗茨一世亲王声称年老是他退位的原因,但据信,真正的原因是他不想在德国未来发动入侵后,成为傀儡亲王。弗朗茨·约瑟夫、霍普和阿洛伊斯·沃格特于1939年3月对柏林进行了正式访问,在那里他们会见了阿道夫·希特拉和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他们讨论了在保持良好关系的同时维护列支敦士登的独立和中立。弗朗茨·约瑟夫在之后的回忆中表示当时希特拉对他们兴趣不大。在这次访问期间,列支敦士登的德国民族运动 (VBDL) 发动了一场业余政变,首先试图通过焚烧纳粹标志来挑起纳粹德国的干预,然后宣布与德国结盟。政变领导人几乎立即被捕,其希望的德国入侵计划仍未能实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列支敦士登保持官方中立,同时向邻国瑞士寻求援助和指导,而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的王朝土地和财产则被带到列支敦士登保管。战争结束前夕,弗朗茨·约瑟夫(Franz Joseph)向由鲍里斯·斯梅斯洛夫斯基(Boris Smyslovsky)将军领导的由俄罗斯叛逃者和反苏人员组成的俄罗斯第一国民军提供了政治庇护,其亦受到列支敦士登红十字会的照顾。战争结束时,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采取行动夺取了德国的资源,并没收了列支敦士登王朝在波西米亚、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三个地区的所有财产。1945年8月16日,苏联派遣代表团前往列支敦士登,试图遣返在其的俄罗斯人,尽管苏联不断加大压力要求列支敦士登参与遣返计划,但列支敦士登拒绝了这一提议。

二战后,列支敦士登的进步公民党和爱国联盟合组了一个联合政府,旨在防止政府僵局并帮助保持列支敦士登的中立性。该政府由弗朗茨·约瑟夫二世监督,约瑟夫·霍普和奥托·舍德勒领导。

冷战期间,列支敦士登王朝陷入财政困境,该国经常出售家族艺术珍品,例如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肖像画《Ginevra de’ Benci》,该画于1967年被美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 of Art)购买。随后,列支敦士登的低税收刺激了强劲的经济增长。并且还因为其经济现代化,公司税率低,吸引了许多他国企业来到该国发展。

列支敦士登在冷战期间保持中立,但在意识形态、政治和经济上站在西方一边。自1960年代以来,核威胁导致列支敦士登民防逐渐扩大。1964 年至 1965 年,列支敦士登政府在瓦杜兹建造了一个防御核弹的指挥掩体。列支敦士登谴责苏联镇压1956年匈牙利革命和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列支敦士登曾两次抵制奥运会——1956年在墨尔本,抵制原因为抗议对匈牙利起义的镇压,1980 年在莫斯科因苏联在阿富汗的战争而抵制奥运会。1984年,列支敦士登的妇女首次获得了选举权,这是在该年进行的一次男性投票公投后实现的。

1989年,约瑟夫去世,其子汉斯-亚当二世亲王继承了父亲的王位。

在2003年3月16日的全民公决中,曾表示如果输掉就离开国家的汉斯-亚当亲王赢得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由于修改了宪法,他拥有了比任何其他欧洲君主更多的权力。该宪法赋予亲王解散政府和批准司法提名人的权利,并允许他通过拒绝在六个月内签署法律来否决法律。

2003年8月15日,汉斯·亚当宣布他将在一年后辞职,并将权力交给他的儿子阿洛伊斯。2004年8月,汉斯-亚当亲王将公国的实际管理权移交给他的儿子阿洛伊斯王储,但是他仍为正式的国家元首。

2007年7月1日,公国历史上的前两位领事被任命为列支敦士登驻美利坚合众国的代表。列支敦士登与捷克共和国于2009年7月13日建立外交关系,与斯洛伐克于2009年12月9日建立外交关系。

2012年6月,选民在宪法公投中决定,应允许阿洛伊斯王储保留对全国投票决定的否决权。

列支敦士登是位于阿尔卑斯山中部和莱茵河谷的内陆国,是世界上两个双重内陆国家之一。该国西邻瑞士,东接奥地利。南北长24千米,东西宽5~10千米。国土面积为160平方千米,按面积计算,是世界第六小的独立国家。该国冬季实行冬令时为东一区,夏季实行夏令时为东二区。列支敦士登最新时区实行冬令时,调至 UTC +1 / Central European Time (CET)。下次时区调整将于2024年3月31日实行夏令时,调至 UTC +2 / Central European Summer Time (CEST)。当地时间将从02:00调快一个小时到03:00。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温暖、多云且潮湿;冬季寒冷,降雨和降雪较为频繁。该国平均气温1月为1.1℃,7月为19.9℃,年平均气温为9.8℃。东部山地气候较为寒冷,1月平均气温为-10C°,7月为12℃。冬季山顶覆蓋冰雪;莱茵河谷地气候温和,1月平均气温为0℃,7月为18℃。在首都瓦杜兹,平均每年降雨约为 965 毫米,在过去的20年里,平均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列支敦士登的气候与莱茵河上游河谷的地形直接相关,其特点是温暖的下坡风。该国年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2月降水量是一年中最少的时候,约为95毫米;7月可达181毫米,是全年降水最多的时候。夏季山间降水量最多,每年可达 2000 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约为1600小时。

列支敦士登地处阿尔卑斯山脉的北部,在重要的造山带上。该地区的地质结构是由地壳板块的碰撞和隆升形成的,这形成了高耸的山脉并引发了较为频繁的地震活动。阿尔卑斯山脉在冰河时期受到冰川的影响,形成了许多山谷和山脊。冰川作用留下的岩石痕迹和地貌特征在地表上仍然可见。河谷地区相对较平坦,该地区的岩石主要包括片岩、石灰岩和页岩,这些岩石是在地质过程中形成的,并广泛分布于整个地区。列支敦士登的地质结构比较简单,中部地区多半是三叠纪岩层一一白云岩和海生石灰岩(石灰岩)。南方为白垩纪岩层(石灰岩和泥灰岩),只有在西南边陲可以看到侏罗纪岩层的露头。很大一部分地区为复理石岩层,即阿尔卑斯山地带所特有的多层的泥灰岩和泥质页岩。在列支敦士登北部和西部,这些岩层发育得很好。

列支敦士登西部为狭长的冲积平原,约占总面积40%,其余是山地,三列南北走向的山体纵贯东部,山间有萨米纳河冲蚀的河谷,多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南部雷蒂亚山脉的格劳斯皮茨峰(Grauspitz,2599米)为全国最高点。列支敦士登境内海拔最低处是汝格拉利特(RuggellerRiet),海拔430米。列支敦士登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1800 米,山坡下部覆蓋著常绿森林和高山花卉,而光秃秃的山顶则被白雪覆蓋。该国有三个主要山谷,都由萨米纳河(Samina River)引水。公国西部为莱茵河河漫滩,与伊利河河谷一起形成一个向北延伸的三角形低地。河谷曾经是一片沼泽地,但 20 世纪 30 年代修建的排水渠使这里肥沃的土壤非常适合农业生产。

列支敦士登有32座海拔至少2,000米的山峰。福尔克尼斯霍恩山(Falknishorn)海拔2,452米是列支敦士登第五高的山,也是该国的最南点。列支敦士登-格劳宾登-福拉尔贝格三角地区的那夫科普夫山(Naafkopf)海拔2,570米。

列支敦士登境内有一条主要河流,即莱茵河(Rhine River),它穿越列支敦士登的西侧。莱茵河是欧洲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运输动脉之一。此外,列支敦士登还有唯一的天然湖——甘普里纳塞勒湖(Gampriner Seein),形成于1927年莱茵河洪水期间。

列支敦士登主要河流为莱茵河(Rhine)。莱茵河发源于位于瑞士格劳宾登州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区。在库尔河下方,莱茵河离开阿尔卑斯山,首先形成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公国之间的边界。莱茵河从文化和历史上看是欧洲大河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运输动脉之一。莱茵河及其支流流经列支敦士登的大部分地区。

列支敦士登

萨米纳河发源于列支敦士登,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形成了萨米纳山谷,这是雷蒂孔山(Rätikon)最西部的山谷和瓦尔高 (Walgau)的侧谷。萨米纳占列支敦士登领土的三分之一。它的总长度约为 17 千米,流经列支敦士登的长度为12 千米(包括其源头河流,是公国第二长的河流)。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唯一的天然湖是甘普里纳塞勒湖(Gampriner Seein),形成于1927年莱茵河洪水期间。水面面积为14000平方米,是列支敦士登最大的自然形成的静水体。由于地下水位的降低,其水位有时会急剧下降,因此自2年以来,Rätikon从内陆运河向其供水。主要鱼类有鲤鱼、鲫鱼、鳊鱼和梭子鱼。

列支敦士登

斯泰格盖恩格莱塞湖(Gänglesee lake in Steg)位于列支敦士登阿尔卑斯山中心地带海拔 1300 米处,瓦吕纳巴赫河(Valünerbach)流经斯泰格(Gänglesee)。斯泰格水库(Steg Reservoir)直接毗邻斯泰格,是列支敦士登最大的水库。

列支敦士登

1949 年 12 月,位于瓦杜兹的前萨米纳储能发电厂首次投入使用,由于该国电力需求的急剧增加,萨米纳水电站最终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转变为抽水蓄能电站。这种转换和同步扩展使得能源输出能够更好地适应电力需求,并显著提高工厂的效率。该发电厂还为列支敦士登带来了许多环境效益,噪音污染减少,下水道的排水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列支敦士登矿产资源缺乏,境内有一定数量的大理石矿。森林面积67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42%。

列支敦士登拥有约1600种植物物种,其中800种属于典型的阿尔卑斯植物群落,其余属于山谷和山区的植物群落。1989年列支敦士登政府决定宣布整个阿尔卑斯山地区为植物保护区。阿尔卑斯山植物区系包括欧洲其他地方常见的植物,如雪绒花、龙胆、火百合、高山玫瑰、高山紫菀和雪玫瑰。不常见的植物包括罕见的Triglav’s dwarf striped seed、瑞士狮牙草(Leontodon helveticus)、松叶千里光(Senecio abrotanifolius)、Saxifraga caesia、高山柳穿鱼(Linaria alpina)和黄芪(Astragalus sempervirens)(一种带刺的蝴蝶植物)。

列支敦士登拥有种类繁多的动物物种。例如,列支敦士登有55种哺乳动物(包括17种蝙蝠)、140种繁殖鸟类、7种爬行动物、10种两栖动物和24种淡水鱼。

昆虫世界也非常多样化,包括 120 种蝴蝶、342 种昆虫、76 种天牛、72 种红萤、194 种食蚜蝇和 65 种瘿蚊。

列支敦士登也有典型的阿尔卑斯山动物群。除了鹿、羚羊、野山羊和金雕等大型动物外,还有雪兔和高山雷鸟(Alpine Schneehuhn)。此外,阿尔卑斯山动物群的典型代表还有喃喃牛和长鼻蝙蝠、黑松鸡、高山麻雀、猫头鹰、黄雀、小猫头鹰、高山乌鸦、柠檬金丝雀、雪雀、水鹨和红翅旋壁雀。此外,高山蝾螈(alpine newt)、褐蛙(brown frog)、蟾蜍(toad)、高山蝾螈和唯一的蛇类–蝰蛇也是当地特有的动物。

鲁格尔芦苇地是列支敦士登鲁格尔市(Ruggell)的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鲁格尔芦苇地位于列支敦士登北部与奥地利和瑞士的交界处,占地 88 公顷,是阿尔卑斯莱茵河谷的湿地草甸和荒野。该保护区于 1978 年被指定为保护区,并自1991年起作为拉姆萨尔湿地受到保护。

鲁格尔芦苇地中最具特色的植物是西伯利亚鸢尾(Siberian Iris),而在欧洲具有重要意义的植物则是凤尾蕨(Dryopteris cristata)。此外,这里还有大约 450 种维管束植物、72 种沼泽植物和 216 种蘑菇。山谷地区最重要的树种是榉树(beech),在一些地方仍能找到其原始形态。其他常见树种有枫树、赤杨、落叶松和几种针叶树。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

施瓦布吕嫩-阿舍尔自然保护区跨足Schann、Eschen和Planken三个市镇,总面积53.8公顷,海拔平均445米。该自然保护区于1961年被指定为列支敦士登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保护的起因是计划在该地区东部边缘的乡村公路上修建一个加油站(未实现)。1975 年,该保护区扩大到包括嫩德勒·勒菲( Nendler Röfi)。

施瓦布吕嫩-阿舍尔地区有 15 种不同形式的植被。芦苇区由矿物性山坡沼泽(由无机材料形成)和石灰质烧结区组成,因此底土不含泥炭。这里共有 500 多种维管植物,包括 45 种红色名录上的物种,其中 7 种仅在列支敦士登有记录。其中包括莱茵河谷阿尔卑斯山唯一出现的沼泽兰和淡黄兰的一个亚种。石灰岩烧结物使得长叶向日葵和沼泽光泽草(一种罕见、不显眼的兰花物种)得以繁衍生息。施瓦布吕嫩-阿舍尔自然保护区的特点是拥有许多沼泽植物,包括常见的金雀花(Phioglossum vulgatum)和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

1981 年,这里修建了一个 0.4 公顷的池塘,为两栖动物提供更好的产卵机会。在沙安-内德伦(Schaan-Nendeln)乡村公路沿线为两栖动物修建了保护栅栏和涵洞。1985 年,池塘河引入了濒临灭绝的小龙虾。现在,小龙虾的种群已在该地区以外建立起来。Moorwiesenvögelchens是一种国际濒危蝴蝶,它的出现使施瓦布吕嫩-阿舍尔具有了国际意义。

主要自然灾害有雪崩、山体滑坡。目前尚未出现过重大自然灾害。

列支敦士登将全国划分为11个区(均为一级行政区),其中大部分的区其实都只是包含了一个单独的城镇。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一级行政区:瓦杜兹(Vaduz)、沙恩(Schaan)、巴札尔(Balzers)、特里森(Triesen)、埃申(Eschen)、毛伦(Mauren)、特里森贝格(Triesenberg)、儒格尔(Ruggell)、甘普林(Gamprin)、许内勒贝格(Schellenberg)、伯朗肯(Planken)。

瓦杜兹,夏季温和,冬季凉爽,是列支敦士登首都,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旅游中心。国家美术馆(Kunstmuseum Liechtenstein)和国家博物馆(Liechtenstein Museum)位于瓦杜兹。美术馆中展出列支敦士登王室的私人收藏,这些收藏主要在维也纳公开展出。该建筑是一座地标性建筑,由瑞士建筑师 Morger、Degelo 和 Kerez 设计,于 2000 年 11 月竣工,是一个由有色混凝土和黑色玄武岩石材构成的黑色建筑。国家博物馆长期展出列支敦士登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并举办特别展览。此外,还有邮票博物馆和滑雪博物馆。截至 2021 年,有5229人人居住在瓦杜兹。

列支敦士登

沙恩是列支敦士登的一个市镇,位于首都瓦杜兹以北,总面积26.8平方千米,2019年6月30日总人口为5,998人,是列支敦士登面积最大的市镇。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区。工业有皮革制品、香水、人造牙齿等。巴黎至维也纳的快车在此通过。有山脉和森林,是木材集散地。多古迹,旅游业发达。

列支敦士登

巴尔策斯临近瑞士边境,北距首都瓦杜兹10千米。面积19.60平方千米,2005年,人口为4420人。海拔约500米,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畜牧业发达。公路与铁路可通瑞士。有史前期堡垒遗迹、古城堡废迹和古教堂。是国际知名的欧瑞康巴尔采斯真空镀膜公司总部所在地,在世界真空镀膜领域占有领先地位。

列支敦士登

实行议会民主的君主立宪制,公爵拥有最高权力。人民通过选举议员或提出倡议、参加公民投票行使政治权利。君主保留有行政和立法干预权,并在国家的日常政治和政府的决策中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该国主要由选举产生的议会制定立法,然而,君主可以否决这些法律。

根据列支敦士登宪法,该国实行一院制,作为人民代表机构与公爵(国家元首)享有同等权利。人民直接选举议会,议长是人民最高代表,议会参与立法和缔结国家条约、掌管财政,监督政府。议会任期4年。议长每年改选一次。现任议长阿尔伯特·弗里克(Albert Frick)。每年议会的正式召开和闭幕由公爵或其代表主持。特殊情况下,公爵有权将议会正式召开时间推迟3个月甚至解散议会。议长及议员均为兼职。本届议会2021年2月产生,有25名议员,激进公民党10席,祖国联盟10席,自由名单3席,独立党2席。议会的职权包括立法权;批准涉外条约;审批政府预算;向列公爵提出内阁人选、改组政府的建议权;参与选举和批准法官以及有关国家机构的管理委员会、监事会成员;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参与政治讨论以推动形成政治意愿和决策。

法院分三级:地方法院、中级法院和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共有5名法官,由公爵根据议会的推举任命,任期4年,院长为胡贝图斯·舒马赫(Hubertus Schumacher)。

宪法规定国家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世袭。旧宪法于1921年10月5日制定。公爵与议会自1995年9月起就公爵、政府及议会间权力分配问题进行修宪谈判,经过艰难谈判,2003年3月,列公民投票通过公爵汉斯-亚当二世提出的修宪案。列支敦士登现行宪法于2003年3月通过,对1921年宪法进行了修订,赋予亲王广泛的否决权,以及通过紧急法令解散政府和议会的能力,并保持了亲王在立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汉斯-亚当二世公爵,1945年2月出生。曾在维也纳和瑞士圣加仑学习并在伦敦一家银行受过职业培训。获经济学士学位。1984年8月其父弗朗茨·约瑟夫二世将大部分权力授予他,由他负责政府事务。1989年11月13日约瑟夫二世逝世,同日,汉斯-亚当宣布继位,定名汉斯-亚当二世。在金融和经济方面有专长,主张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其执政后,列先后加入联合国、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和欧洲经济区。已婚,有4个子女。

现有4个主要政党:

(1)激进公民党(Fortschrittliche Bürgerpartei),1918年成立。主席莱纳尔·格普(Rainer Gopp)。

(2)祖国联盟(Vaterländische Union),1936年成立。主席托马斯·茨魏弗霍费尔(Thomas Zwiefelhofer)。

(3)自由名单(Freie Liste),1986年成立,成员为青年知识分子、环保主义者。1993年首次进入议会。由5人组成主席团。

(4)独立党(Die Unabhängigen),为参加2013年大选成立,由10名独立竞选人组成,首次进入议会即获4席。党主席哈利·克瓦德勒(Harry Quaderer)。

由5名成员组成,由公爵根据议会的建议任命,任期4年。本届政府2021年3月组成。

列支敦士登外交政策的三大支柱是:永久中立、依附瑞士、根据本国利益和需求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在缺乏政治或军事力量的情况下,列支敦士登在过去200年一直在寻求通过国际法来维护其主权。因此,国际合作和欧洲一体化是列支敦士登外交政策的不变内容。列支敦士登在维也纳、伯尔尼、柏林、布鲁塞尔、斯特拉斯堡和华盛顿特区设有直接外交使团,并在纽约和日内瓦设有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截至2023年,有78个国家在列支敦士登派驻有外交使团,但大部分是驻扎在伯尔尼。该国驻布鲁塞尔大使馆则是负责协调与欧盟、比利时以及罗马教廷的联系。

1919年,应列支敦士登政府的要求,瑞士开始保护列支敦士登的利益和海外公民。两国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经济和货币区。列支敦士登自1920年以来一直使用瑞士法郎,两国自1924年以来组成了关税同盟,边界开放。当列支敦士登于1920年申请加入国际联盟时,瑞士是唯一在1920年12月17日的国际联盟大会上投票赞成其加入国际联盟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两国都是中立的。列支敦士登在战争期间试图与瑞士尽可能紧密地结盟,以期保持该国的中立。

两国现在也是《申根协定》的缔约方。瑞士和列支敦士登之间的外交和经济关系一直很密切,瑞士承担了维护其较小邻国列支敦士登利益的角色。瑞士领事保护范围扩大到列支敦士登公民,瑞士在国外代表列支敦士登的利益,在列支敦士登于1999年以自己的名义成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成员之前,瑞士在该组织中都承担了代表列支敦士登利益的角色。列支敦士登在伯尔尼设有大使馆。

列支敦士登于1991年成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的正式成员,它虽然是EFTA成员,但是它不是欧盟成员国。列支敦士登于2008年2月28日签署申根协定,并于2011年12月19日成为申根区的一部分。列支敦士登虽然是欧洲经济区的成员,但与欧盟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其他成员国不同,它不遵守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尽管美国长期以来与列支敦士登保持着良好关系,但列支敦士登在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将其外交事务的控制权让给了瑞士。因此,列支敦士登与美国之间的直接外交关系并不久远,两国最早是在1926年签署了第一份条约。由于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允许两国公民在边界自由通行,因此美国也将与瑞士签署的协议所赋予的权利扩展到列支敦士登公民。1997年2月10日,美国驻瑞士大使马德琳·M·库宁 (Madeleine M. Kunin)成为第一位驻列支敦士登的美国大使,但其常驻地仍然在瑞士伯尔尼。随后,列支敦士登在美国设立大使馆。

美国于1997年与列支敦士登建立直接的外交关系。两国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在密切的商业合作和对民主、人权和自由市场的共同支持之上。美国和列支敦士登签署有司法互助条约,主要着重于共同打击洗钱和其他非法银行活动,包括一项税务信息交换协议,以及执行《外国账户税收合规法》(FATCA)条款的协议。

俄罗斯和列支敦士登于1994年1月30日首次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出生于俄罗斯的列支敦士登爱德华·冯·法尔茨-费恩(Eduard von Falz-Fein)在整个2000年代在建立两国经济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列支敦士登不承认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并参与了2014年对俄罗斯的国际制裁。

根据列支敦士登公国与瑞士联邦于1919年签订的协议和1951年瑞士驻华公使馆同中国外交部的换文,中瑞1950年9月14日建交时,中列两国同时建立了外交关系。1988年9月,中国向列国首次委派总领事(由中国驻苏黎世总领事兼任)。2013年6月列驻香港名誉领事馆开馆。2013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列王室珍藏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致贺信,刘延东副总理会见来华出席展览开幕式的列王储阿洛伊斯。2014年9月,中国作为主宾国参展第20届列支敦士登工商及手工业博览会,汉斯-亚当二世公爵、摄政王储阿洛伊斯等皇室主要成员,政府正副首相等五名政府委员均赴中国馆参观,成为当年中列关系最大亮点。2016年11月,列王室成员康斯坦丁王子访华。2017年1月,外交部部长助理刘海星访列。2020年9月14日,习近平主席、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分别同列摄政王储阿洛伊斯,政府委员兼外交、文化、司法部长艾根贝格就中列建交70周年互致贺电。

中列贸易关系始于50年代。近年来,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稳定。2014年7月1日生效的《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自动适用于中列间的货物贸易领域,有力推动两国贸易往来。2022年,中列双边贸易额为2.6亿美元,同比下降1.1%。其中中方出口0.6亿美元,同比下降9.0%;进口1.9亿美元,同比增长1.8%。截至2021年底,中国累计批准列支敦士登企业在华投资项目40个,列方实际投入0.98亿美元。截至2022年底,中对列直接投资0.27亿美元,自列技术引进累计金额1.6亿美元,项目数102个。

中列文化交流始于80年代。中国文艺、体育等团组曾访列,两国画家也曾进行互访交流。1996年5月和1997年8月,中列两国分别在对方国家举办邮票展。2000年9月,中国集邮总公司与列国邮票局联合发行纪念中列建交50周年纪念封。2004年6月,中瑞签署《旅游目的地国实施谅解备忘录》(包括列),9月,列正式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2005年5月,中列联合发行邮票。2008年6月,列出版两套以北京奥运会为主题的邮票。2010年,列出版了以世博会为主题的纪念邮票。2013年11月-2014年2月,列王室珍品展在北京和上海展出。2015年9月,列支敦士登国家邮局发行中列建交65周年纪念邮票及纪念封,庆祝双方建交65周年。2019年12月,中国美术馆与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0年9月,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中列建交70周年纪念邮封,列支敦士登国家邮局发行中列建交70周年纪念邮票和纪念邮封。

列支敦士登于1950年加入《国际法院规约》,1975年与其他34个国家一起签署了欧安会赫尔辛基最终法案(今天的欧安组织),并于1978年加入了欧洲委员会,加入联合国则是在1990年9月18日。1991年,列支敦士登以正式成员身份加入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后又陆续加入欧洲经济区(EEA) 和世界贸易组织(WTO)。2008年,列支敦士登与瑞士一起加入申根/都柏林协定,同时该国的世袭亲王还经常参加德语国家(包括欧盟和非欧盟成员国)元首的年度会议。

列支敦士登1868年废除军队。根据宪法规定,紧急情况下,「每个有持械能力」的公民(60岁以下)都有义务保卫祖国。1933年成立「列支敦士登安全团」,现有警察120余人。

列支敦士登国家警察负责维持国内秩序。它由87名外勤干事和38名文职人员组成,共计125名雇员。所有军官都配备了小型武器。该国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列支敦士登的监狱关押的囚犯很少,那些被判处两年以上刑期的人被转移到奥地利管辖。列支敦士登国家警察与奥地利和瑞士签订了三边条约,使三国警察部队之间能够进行密切的跨境合作。

列支敦士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2022年12月,列支敦士登人口数为39680人。2023年列支敦士登预计人口增长率为0.7%,2021年,出生时预期寿命(Life expectancy at birth,LEB)为84岁。2023年,死亡率为每千人口8.05人,出生率为每千人口10.3人,净迁移率为每千人口4.78人。根据联合国2019 年数据,移民人数占总人口的 67%。

按国籍分类,2021年,列支敦士登人占65.6%、瑞士人占 9.6%、奥地利人占 5.8%、德国人占4.5%、意大利人占 3.1%、其他占 11.4%。

官方语言为德语,2020 年,92% 的人口将德语作为主要语言。73% 的列支敦士登人在家中使用阿勒曼尼德语方言,该方言与标准德语差异很大,但与瑞士和奥地利福拉尔贝格等邻近地区的方言密切相关。在特里森贝格,当地民众讲的是市政府提倡的瓦尔瑟德语方言。大多数列支敦士登人也能理解和使用瑞士标准德语。

根据列支敦士登宪法,天主教是其官方国教,列支敦士登的宗教主要是天主教,少数是新教徒、非信徒和其他宗教的信徒,它的穆斯林人口也很少,主要由来自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土耳其等国家的移民组成。列支敦士登向所有宗教信徒提供保护,并认为「人民的宗教利益」是政府的优先事项。在列支敦士登的学校中,虽然允许例外,但法律要求天主教或新教的宗教教育。政府给予宗教组织免税。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数据,在列支敦士登,由宗教敌对行动引发的社会冲突很少,政府对信奉宗教的限制也很少。

2020年,72%的人口是天主教徒,10%是新教徒,6%是穆斯林;5%的人没有宗教信仰。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列支敦士登是个贫苦落后的农业国,大多数居民从事畜牧业,人民生活困苦。战后经过40 多年的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为具有发达工业和先进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于世界前茅。2021年,列支敦士登的国内生产总值为66亿瑞士法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4.5万瑞士法郎,是全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之一。

农业用地面积35.9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2.4%。以种植马铃薯、玉米、葡萄为主。45%的农业产值来自牛奶产业。

列支敦士登工业发达,主要有金属加工、机械、仪表制造、陶瓷、化工、医药、电子、纺织和食品加工等。真空镀膜产品、用于造船工业和建筑业的射钉枪、钻孔机以及假牙产品享有国际声誉。工业产品质量高,有竞争力,主要向欧美国家出口。首都瓦杜兹以印刷邮票著名于世,深受世界集邮者喜爱,每年销售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2%。

列支敦士登服务业发达,主要包括旅游业、金融和保险业。地处欧洲南北交通要道,绮丽的自然风光,「袖珍国家」所独有的魅力以及王室藏画展和高山滑雪场等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有利条件。金融业发达,有14家银行,2019年净收益3.5亿瑞士法郎,银行管理的资金量为1742亿瑞士法郎。

列支敦士登政府对个人收入、企业收入和财产进行征税。个人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为1.2%。当加上由市镇征收的额外所得税时,综合所得税率为17.82%。根据该国社会保障计划,所有雇员都要缴纳4.3%的额外所得税。自营职业者的税率更高,最高可达 11%,加上其他税率之后的最高所得税税率约为 29%。财富税基本税率为每年 0.06%,综合税率为 0.89%。企业利润税率为12.5%。列支敦士登的增值税(Mehrwertsteuer)标准税率与瑞士相同,目前为7.7%。在2015年7月,列支敦士登和瑞士签署了一项新的关于双重征税的协议,该协议于2016年12月生效,取代了1995年的旧协议。在扣缴税方面出现了一些差异,但瑞士不同意将这一实践引入在瑞士工作的列支敦士登居民。

其他征税包括对房地产销售的资本利得税;死亡、遗产和赠与税;机动车辆登记税;以及在列支敦士登和瑞士范围内对货物和服务征收的增值税,标准税率为6.5%。在列支敦士登注册但在那里不进行盈利活动的公司享有极为有利的税收安排,这是名义业务总部设立的主要因素。外国客户每年支付1%的资本税;对于超过1000万瑞士法郎的有税资产的基金,仅支付0.5%。市镇可能征收财产和所得税。

自1995年加入欧洲经济区以来,列支敦士登没有与任何双重征税协议达成一致,除了与奥地利。

列支敦士登实行9年义务教育制,识字率为100%。政府为全国教育的最高领导机关设有「教育委员会」作为咨询机构。幼儿园2年,小学5年,初中4年,高中4年。中学毕业生大多到瑞士和奥地利上大学。2000年,列第一所高等院校—列支敦士登人文科学大学正式建立,设有心理学和神经学两门学科。与瑞士开展职业教育合作。有一所音乐学校。2020/2021年度,列在校大学生约881人,中小学及「特殊学校」在校生总数为4728人,教师约765名。在列支敦士登,有四个主要的高等教育中心:列支敦士登大学、列支敦士登公国私立大学、列支敦士登研究所。在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协调的2006年国际学生评估计划报告中,列支敦士登的教育被评为全球第十佳。

该校成立于1961年,虽然规模不大,但它提供德语和英语课程,专注于两个领域:建筑和商业。 每年约有2~50名学生在世界各地交换,国际学生可以住在校园附近的宿舍。 除了该大学主要附属的主要领域商业外,每年还在本科阶段开设 60 门课程,在硕士阶段每年开设约 15 门课程。 它有望成为一所有吸引力的大学,不仅对德国研究系的学生,而且对有兴趣在该国学习的学生也有吸引力。

列支敦士登亲王国私立大学(UFL)是一家非营利基金会,总部位于特里森市。

在2000年8月29日获得「在列支敦士登亲王国设立和管理人文科学大学的批准」后,该大学于2000年10月3日正式开办。2003年4月4日,该大学获得了政府的正式认可。该认可是基于进行的「同行评审并考虑到取得的显著先驱成就」而得出的。在2004年夏季,该大学经历了根本性的重新定位。原先在心理学和哲学领域的教学和研究重点被医学自然科学和法学所取代。由于这一重新定位,2006年8月,当时的大学理事会向列支敦士登亲王国政府提交了一份有关更名的申请。通过2008年4月2日的函件最终通知了更名为「列支敦士登亲王国私立大学」。

像瑞士工业一样,列支敦士登的制造业涉及高度精密和技术复杂性。巴尔策斯(Balzers)是该国第二大雇主,以在CD-ROM行业提供设备和薄膜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而闻名。列支敦士登本身没有提供高级科学培训的教育机构。成立于1973年的列支敦士登环保协会致力于环境保护。

列支敦士登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是一个研究机构,从事与列支敦士登有关的历史、政治、法律和经济领域的科学研究。该研究所是一个非营利性协会,由国家补贴。该研究以长期研究项目、许多小型研究、跨学科项目和国际合作的形式进行。除了继续新确定的研究重点外,还开展了许多正在进行的任务,例如列支敦士登宪法的在线评论、历史百科全书的数字化和持续发展或选举和公民投票的研究。从这项研究中获得的知识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列支敦士登国家,促进列支敦士登思想开放和现实的自我形象,并促进更容易发表意见和决策。

列支敦士登公共卫生事务由公共卫生委员会负责,该委员会由一名州医务人员领导。列支敦士登的小型医疗机构得到了邻近的瑞士优秀医疗机构的补充,公国为这些医疗机构提供资助。社会保障由各种强制性保险计划维持;这些综合计划的资金由雇主、雇员和政府共同承担。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统计,2021年,列支敦士登出生时预期寿命为84岁。

主要有3家报纸:《列支敦士登人民报》《列支敦士登祖国报》《列支敦士登周报》。列支敦士登的媒体非常稀少,报纸发行量约为 10 000 份或更少。列支敦士登公民的大部分电视和广播服务都依赖于外国和卫星广播公司。截至 2022 年 7 月,列支敦士登共有 38,300 名互联网用户,相当于公国人口的 100%。1955年列支敦士登建立第一家私营广播电台。1998年3月批准成立第一家私营电视台。

在列支敦士登中,足球是最受欢迎的运动。该国的大多数足球队往往参加由瑞士主办的联赛。这个阿尔卑斯小国中的其他受欢迎的运动包括冬季运动,如下坡滑雪。该国曾培养出了在这项运动中取得世界级成就的运动员,比如汉妮·文策尔(Hanni Wenzel),她在1980年冬季奥运会上获得了两枚金牌和一枚银牌,此外,她还在1976年的比赛中获得了一枚铜牌。她的兄弟安德烈亚斯·文策尔(Andreas Wenzel)在1980年冬季比赛中获得了一枚银牌,并在四年后获得了一枚铜牌。

列支敦士登足球协会(LFV)代表着欧洲足球协会(UEFA)最小的会员国之一,尽管规模较小,但吸引到许多人参与比赛,并支持重要的社会事业。目前正在建设中的LFV Campus位于沙恩,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为这个公国的足球发展提供了一个焦点。它将包括一个场馆,作为莱茵帕克体育场的补充,新竞技场将成为该国青年和女子国家队的主场。

列支敦士登运动员在网球和游泳方面也做出了不错的成绩,网球方面,斯蒂芬妮·福格特和卡芙金卡·冯·迪希曼在女子巡回赛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游泳方面,茱莉亚·哈斯勒和克里斯托夫·迈尔代表该国参加了2016年夏季奥运会,前者也是该国的旗手。

作为一个高山国家,列支敦士登人的主要运动是高山滑雪等冬季运动:列支敦士登唯一的滑雪场是马尔邦(Malbun)。汉妮·温泽尔(Hanni Wenzel)在1980年冬奥会上获得两枚金牌和一枚银牌(她在1976年获得铜牌),她的兄弟安德烈亚斯(Andreas)在1980年获得一枚银牌,在1984年获得一枚铜牌,在大回转比赛中,她的女儿蒂娜·韦拉瑟(Tina Weirather)在2018年获得一枚铜牌。凭借总共的十枚奖牌(全部来自高山滑雪),列支敦士登在奥运会上的奖牌数量超过了任何其他国家的人口比例。

列支敦士登人不同寻常地热衷于赛车运动,美国出生的德国-哥伦比亚混血儿里基-冯-欧宝(Rikky von Opel)在1973年和1974年以列支敦士登的旗帜参加了一级方程式赛车比赛。而曼弗雷德-舒尔蒂(Manfred Schurti)则曾作为一名保时捷工厂车手参加了九届勒芒24小时耐力赛,他在1976年的比赛中取得了总体第四的最佳成绩。

国家博物馆展示了列支敦士登文化和自然历史的常设展览以及特别展览。除此之外,还有邮政博物馆、拉维纳博物馆和一个国际现代和当代艺术并存的国家艺术博物馆。

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是列支敦士登首都瓦杜兹的博物馆,博物馆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38年。它曾经是王室酒馆、海关大楼和政府所在地的所在地。1998 年至 2008 年进行了翻新工作,并将其延伸到山坡。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设计精美,在那里可以观览公国的成长史。开放时间:周二、周四至周日10:00-17:00;周三10:00-20:00。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邮政博物馆成立于 1930 年,并于 1936 年开放。它位于瓦杜兹市中心的英国建筑艺术空间,是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的一部分。博物馆的主要重点是列支敦士登公国自 1912 年以来发行的邮票,包括设计、测试印刷品和针板。游客还可以了解该国邮政服务的历史,并欣赏过去邮政工作人员使用的机器。

拉维纳展品的年代从1910年到现在不等,并专门展览了熨斗、电炉、洗衣机、散热器、吸尘器等的历史。该博物馆为100多年来家用电气设备的发展提供了引人入胜的见解。此外,博物馆三楼还举办了「电气测量设备」专题展览,还可以看到追溯到 1926 年的发电机和开关设备。

列支敦士登最大的博物馆是列支敦士登艺术博物馆(Kunstmuseum),这是一个国际现代和当代艺术博物馆,拥有重要的国际艺术收藏品。这座由瑞士建筑师设计的建筑,是瓦杜兹的地标。它于2000年11月完工,是一座由着色混凝土和黑玄武岩石构成的组成的黑色建筑。博物馆藏品也是列支敦士登的国家艺术收藏品。

列支敦士登

是为该国出版的所有书籍提供法定保管的图书馆,并收集所有来源于列支敦士登、由列支敦士登公民撰写或作为主题处理列支敦士登问题的出版物。国家图书馆目前已在其档案中收集了约8.8万册用于保护文化资产。这些收藏品是列支敦士登国家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欧洲国家图书馆会议(CENL)等各种机构做出贡献。

列支敦士登的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境内公路里程共630千米(截至2021年),高速公路长为380千米。

一条9.5千米的铁路通过列支敦士登连接奥地利和瑞士。列支敦士登的铁路由奥地利联邦铁路公司管理,是奥地利费尔德基希和瑞士布克斯之间路线的一部分。列支敦士登名义上属于奥地利福拉尔贝格州运输协会(Verkehrsverbund Vorarlberg)关税区。

列支敦士登有四个火车站,即沙恩-瓦杜兹火车站(Schaan-Vaduz railway station)、福士特喜利得火车站(Forst Hilti railway station)、嫩德尔恩火车站(Nendeln railway station)和沙恩瓦尔德火车站(Schaanwald railway station),由奥地利联邦铁路公司提供的 奥地利费尔德基希(Feldkirch)和瑞士布克斯(Buchs)之间的不定期停靠列车服务提供服务。

列支敦士登境内没有机场,离此最近的机场是苏黎世机场,旅客利用此机场进出列支敦士登。在列支敦士登的巴尔策斯有一座小型直升机场,可提供直升机包机服务。

列支敦士登菜肴多种多样,受到周边国家(尤其是瑞士和奥地利)菜肴的影响,也受到中欧美食的影响。奶酪和汤是列支敦士登美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常见的蔬菜包括油菜、马铃薯和卷心菜。广泛食用的肉类包括牛肉、鸡肉和猪肉。一日三餐是列支敦士登常见的饮食习惯,用餐通常比较正式。

列支敦士登

里贝尔是列支敦士登的一道国菜,是起源于福拉尔贝格州的传统奥地利菜。它是将玉米粉和牛肉、水、盐和好后在煎锅里煎成。这道菜传统上与炖水果、当地奶酪或苹果酱一起食用。1970 年代前,里贝尔 一直是农民和贫困家庭的早餐主食,如今它通常是为晚餐或午餐准备的。虽然甜甜的甜点版本比咸味的版本更经典,但里贝尔也可以加入蘑菇和奶酪,然后作为肉类的佐餐。

列支敦士登

卡斯克诺夫莱也是一道国菜,它类似于奶酪通心粉。它口感丰满,奶酪味浓郁,味道鲜美。 面条由面粉、水和鸡蛋制成,并通过带孔的板压制而成。 然后将面团放入一锅加盐的水中,当面团浮出水面时就完成了。 面条状的意大利面与三种奶酪混合在一起,然后放入烤箱烘烤。 然后在菜上浇上焦糖洋葱。

列支敦士登

马铃薯饼主要由马铃薯组成,在平底锅中炒或浅炸。它常作为列支敦士登居民的早餐食用,流行于伯尔尼州。它做法是将1个洋葱切碎或切成细丝,放入黄油中慢慢煎熟,然后加入马铃薯,将100克培根丁煎至酥脆,再加入马铃薯。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的国庆节在8月15日,列支敦士登公爵居住的瓦杜兹城堡都向公众敞开大门,所有人都可以到国家元首家里做客,与王室成员进行近距离接触。很多当地人都特地穿上色彩鲜艳的传统民族服饰。当天晚上,瓦杜兹城堡外还有焰火晚会。

是一种女性化的服饰,被视为一种民间服饰(德语:Tracht)。它在 16 世纪和 18 世纪之间发展成为阿尔卑斯山农民的服装。与其他民间服饰一样,传统服饰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用于日常场合,另一种用于传统节日和正装。日常穿着的 Dirndls 是农村家用服装,由灰色或彩色亚麻制成,有时带有皮革紧身胸衣和装饰。正式场合使用的 Dirndls 通常采用该地区特有的材料、设计、颜色和刺绣制成。

一些传统设计的特点是垂坠在胸前,通常与精致的衣领相结合。这具有隐藏肩部的功能,符合传统的天主教谦虚观念。

列支敦士登

由于国土面积小,列支敦士登受到外部文化影响的影响较大,其中最显著的是来自德语南部地区的文化影响,包括奥地利、巴登-符腾堡、巴伐利亚、瑞士,特别是蒂罗尔和福拉尔贝格等地。

在音乐领域,列支敦士登为其作曲家感到自豪 约瑟夫·加布里埃尔·莱茵伯格(Joseph Gabriel Rheinberger,1839-1901)。如今,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演出。当今列支敦士登的音乐界不仅有个人,而且有协会(有400多个协会中约有30,000名是音乐或合唱社团的居民 ),还有列支敦士登音乐学校。 大力推动音乐事业的国家机构,以「国际硕士课程」而闻名。

列支敦士登自1912年以来,开始独立发行邮票。这些邮票大都由艺术家和设计师原创设计,以审美水准及制作技艺闻名于世。列支敦士登首次发行的专属邮票是在1912年2月1日。尽管这些邮票是为了纪念当时统治的列支敦士登亲王约翰二世(1840–1929),但它们仍然受奥地利的命令管辖,完整的铭文是「K. K. Österr. Post im Fürstentum Liechtenstein」(奥地利帝国和皇家邮政在列支敦士登公国)。这些邮票的设计和面值按照奥地利标准进行,并由维也纳的奥地利政府工厂印刷。最初的三枚邮票分别是绿色的5黑尔,红色的10黑尔和蓝色的25黑尔。当时的货币单位是奥匈帝国克朗,一克朗等于100黑尔。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由上蓝下红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左上角有一金色的王冠。列支敦士登为世袭君主立宪制,国旗上的蓝、红色来自公国亲王旗的颜色,蓝色象征蓝天,红色象征夜晚地面之火。旗面上的王冠是神圣罗马帝国之王冠,这是1937年添加的,以便与海地国旗区别。王冠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标志,因历史上列支敦士登曾为神圣罗马帝国王侯的采邑。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国徽为斗篷式。斗篷上端为一顶神圣罗马帝国亲王冠,斗篷内为盾徽。盾面上有六组图案:左上角为戴头冠的鹰,象征西里西亚;右上角是王冠的饰品,象征库厄瑞格(Kueringer)家族(奥地利一家族,列支敦士登家是继承人);左下角为红白色的小盾,象征特罗泡公国;右下角为戴头冠、化装为人面的鹰,象征里特贝格;盾面中心的小盾由黄、红两色构成,象征列支敦士登家族;小盾下端的蓝底上绘有金色号角,象征猎人村公国。整个盾面的图案记述了该公国王室世代相传的历史进程。

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国歌《在年轻的莱茵河上》的旋律源自英国国歌《天佑女王》。

《在年轻的莱茵河上》歌词:高踞莱茵河畔,背靠阿尔卑斯山岭,列支敦士登。这心爱的家乡,这亲爱的故乡,上帝为我们选定这洞天福地。这心爱的家乡,这亲爱的故乡,上帝为我们选定这洞天。

列支敦士登国花为橙花百合。为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株高40-6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地下具鳞茎,鳞茎由阔卵形或披针形,白色或淡黄色,直径由6-8厘米的肉质鳞片抱合成球形,外有膜质层。多数须根生于球基部。花着生于茎秆顶端,呈总状花序,簇生或单生,花冠较大,花筒较长,呈漏斗形喇叭状,六裂无萼片,因茎秆纤细,花朵大,开放时常下垂或平伸。

列支敦士登

古腾堡城堡是列支敦士登巴尔查斯镇(Balzers)的一座完整的城堡,位于该国最南端的巴尔查斯市的中心。古腾堡是公国的五座城堡之一,也是幸存至今的两座城堡之一。

城堡的外堡(Vorburg)全年向游客免费开放。城堡的教堂和在2010年重建的玫瑰花园在夏季旅游季节(5月1日至10月31日)的每个星期天上午10:00至晚上7:00期间免费开放。古腾堡城堡及其用于婚礼和文化活动的导览只在夏季旅游季节提供,并需提前预约。

列支敦士登

瓦杜兹大教堂是列支敦士登瓦杜兹的一座新哥特式教堂,也是罗马天主教瓦杜兹大主教管区的中心。 它最初是一座教区教堂,自 1997 年以来一直保持着大教堂的地位。

列支敦士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