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文化

沂蒙文化即「临沂文化」,其地域指以沂蒙山区为中心、以今临沂市政区为主体的包括毗邻部分地带的山东省东南部地区的文化,是山东省三大文化体系之一。 

临沂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春秋时建启阳城,秦时属琅琊郡,汉代设临沂县,清设沂州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这里成立全国第一个省级人民政权山东省人民政府,铸就出民族精神沂蒙精神。 

沂蒙文化

临沂文化的精髓沂蒙精神,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沂蒙,是一个区别于行政区划的地理内涵,其地域指以沂蒙山区为中心、以临沂市政区为主体的包括毗邻部分地带的山东省东南部地区。秦朝时,今沂蒙地区隶属琅琊郡,因此也用琅琊代指沂蒙。《尚书·禹贡》记载:「淮沂其乂,蒙羽其艺。」「沂」指沂水,「蒙」指蒙山。这一记载表明,沂沭河流域、蒙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有较为完整的古老文化的区域。几千年来,沂蒙有相对固定的行政区划,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在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有相对固定的表现形态,因而「沂蒙文化」获得历史的认同。

远古时代

临沂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距今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早期,我们山东最早的居民就栖息在沂蒙地区的溶洞中,他们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以母为氏。 

20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远古文明,沂水县南洼洞遗址出土的若干石器和葛氏斑鹿角化石证明,古人类在这里聚居生息繁衍,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10万年以前,随着族群的扩大,祖先们沿沂河沭河而下,追逐太阳而居,来到临沂地区的沂沭河大平原上定居。  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在境内有多处发现使用文字符号,沂河和沭河流域发现的近百处细石器文化遗存,是一、二万年前的人类所创造。 

1万年前,细石器时代,远古先民在沂沭河流域建立了密集的聚落群,开始驯养家畜,驯化农作物,开始了最初的原始农业活动,沂沭河流域成为我国原始农业的发源地之一,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绿色革命的摇篮之一。 

在史前阶段,先民靠他们勤劳灵巧的双手,制造出实用精美的石器、骨器、玉器等生产具和生活用品,烧造出「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蛋壳陶。采用稻米、蜂蜜和水果等原料制成一种混合型酒;这里诞生了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形成了最早的传统的礼乐制度;夯筑高台基的房屋,开创了中国古代台基式建筑的先河。 

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产生了构成中华民族大一统文化主体的东夷文化,并在此基础上造就了色彩浓烈、丰富厚重的沂蒙文化,成为山东三大文化体系之一。 

在距今8500年前后,东夷族群逐渐形成。他们先后历经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开始在这片土地稳定发展。 

虞夏时期

虞夏禹划九州,临沂之域构为徐州。  《尚书·禹贡》记载:「淮沂其乂,蒙羽其艺。」「沂」指沂水,「蒙」指蒙山。这一记载表明,沂沭河流域、蒙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较为完整的古老文化区域。 

公元前2053年大禹后裔姒少康中兴夏朝,封其次子曲烈于临沂域内的缯衍之地,以丝织品立国,故名「缯国」。 

商朝时期

商朝时期,这块土地上就出现过郯、莒、费诸方国。周灭商后,临沂地域分属齐、鲁等国,见于《春秋》的还有颛臾、鄅、鄫、鄟、阳、向、郯、根牟、于余丘等国。 

周朝时期

周时沂蒙属青州。 

东周时期齐国所修筑的长城,是我国现存有准确遗迹可考、保存状况较好、年代最早的古代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齐长城西起黄河东岸,沿泰沂山区分水岭向东至黄海,途经临沂沂水的穆陵关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关」。 

周代初期的鄅国遗址距今3000余年历史,是临沂市历史上见于文字记载中最早的诸侯国之一,其国都被视为临沂城建城伊始。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除上述古国外,见于《春秋》 的有启阳、中丘、祝丘、鄪、祊、防、台、东阳、武城、丘舆、向、次室、蒙、郓、堂阜、密、鄢陵等17个大的城邑。这些大城邑的出现,是经济文化发达的标志。 

春秋时期,鲁国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修筑启阳城作为鲁国东南屏障,成为今临沂老城的前身。 

季文子在次室邑推行的「初税亩」被视为我国农业税征收的起始。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域内诸封国先后为齐、楚所兼并,至战国末期,南部属楚,北部属齐。 

战国末年,楚国在临沂域内设兰陵县,成为山东省境内最早设立的县邑。  春申君请荀子在此治邑治学,终老于兰陵,「兰陵多学」成为这一时代的文化特征。 

秦朝时期

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临沂地域属琅邪郡和郯郡。 

西汉时期

西汉时,郡国并行,临沂地域分属徐州之琅邪国、东海郡、城阳国和兖州之泰山郡。 

西汉时,为避汉景帝刘启名讳,启阳城更名开阳并设为开阳县。 

汉武帝时设十三州部,临沂域内的郯县为徐州治所。 

东汉时期

东汉承西汉制度,分属徐州之利城郡、东海郡、琅邪郡、琅邪国和兖州之泰山郡、东莞郡、东安郡和城阳国。 

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光武帝的儿子琅琊王刘京到琅琊国的都城莒去「就国」,不久,他上书说王宫中多不便利,请求移到开阳,明帝于是以琅琊国的华、盖、南武阳、厚邱、赣榆五县与东海郡的开阳、临沂交换。从此开阳隶属琅琊,琅琊郡改为琅琊国,开阳县成为琅琊国的都城,「琅琊」也成为临沂之代称。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属魏国。至魏末,分属东海国、琅邪国、东莞郡、泰山郡。 

开阳一直作为琅琊国国都,封有琅琊王。 

琅琊阳都的琅琊诸葛氏族人分辅三国,其家族文化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晋时期

西晋时期,分属徐州之琅邪国、东海郡、兰陵郡、东莞郡、兖州之泰山郡。晋室南渡后,地域先后属于后赵、东晋、前燕、后燕、南燕、前秦和北魏。  其中琅琊国是晋元帝司马睿的潜邸。 

东晋时期

北魏中期琅琊国改作琅琊郡,后魏置北徐州治所琅琊开阳,北周改置北徐州为沂州。 

临沂的琅琊王氏家族拥护司马睿南渡建立了东晋王朝,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 

隋朝时期

隋朝分属沂州(琅邪郡)泗州(下邳郡)、密州(高州郡)、海州(东州郡)、徐州(彭城郡)。 

唐朝时期

唐朝分属沂州(琅邪郡)、密州(高密郡)、徐州(彭城郡)。 

宋朝时期

宋朝分属沂州(琅邪郡)、密州(高密郡)、淮阳军等。宋室南渡后,分属于金朝山东东路的沂州、莒州、邳州、泰安州。 

元朝时期

元朝分属兖州府和青州府。 

清朝时期

清初分属兖州府和青州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为府,属沂州府。有兰山、郯城、费县、沂水、蒙阴、莒州5县1州。 

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府撤州,实行省、道、县三级制。

1913年撤销沂州府,改莒州为莒县。

1914年分山东省为4道,改兰山县为临沂县,临沂地域分属济宁道和胶东道。1918年撤销。

1936年划为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抗战时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抗日根据地。 

1940年8月,在沂南县青驼寺成立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1943年9月改为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 

1945年8月在莒南县大店镇成立山东省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相继建立过30多个县级和县级以上政权机构。其中属于县级的政权组织,一般称抗日民主政府,也有一些称作行署或办事处。这些县级政权组织,都独立的地挥县级政府的作用,分属鲁中、鲁南、滨海3个行政区行署。解放战争时期,行政区划层次仍沿袭抗日战争时期,只是对区划作了某些调整。 

1948年7月,鲁中、鲁南、滨海三个行政区合并为鲁中南行政区,设鲁中南行政公署(驻临沂城)。鲁中南行政区下辖7个专区,49个县。至1949年10月1日,临沂地域分属沂蒙、尼山、台枣、滨海4个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年5月,鲁中南行政区撤销。以沂蒙专区为基础,成立沂水专区,辖9县。以滨海专区为基础,成立临沂专区,辖9县。 

1953年7月,沂水专区撤销,日照县划归胶州专区,所辖其余各县皆划归临沂专区。 

1961年4月,临沂专区辖临沂、郯城、苍山、临沭、莒南、沂南、沂水、沂源、蒙阴、平邑、费县、日照、莒县13个县市。 

1989年6月12日,国务院确定,日照市升格为地级市。12月2日,国务院确定,沂源县划归淄博市管辖。 

1992年1月,莒县划归为日照市管辖。至此,临沂地区辖临沂、郯城、苍山、莒南、沂水、蒙阴、平邑、费县、沂南、临沭10个县市。 

1994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沂地区和县级临沂市,设立地级临沂市。原市级临沂市分为兰山、河东、罗庄3个县级行政区。地级临沂市辖兰山、罗庄、河东3区和郯城、苍山、莒南、沂水、沂南、平邑、费县、蒙阴、临沭9县。 

2013年12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至2016年年底,临沂市共有156个乡、镇、街道,3990个行政村、社区。

沂蒙地区自汉代以来相继衍生了众多名门望族,其中以琅琊王氏、琅琊诸葛氏、琅琊颜氏和东海徐氏、兰陵萧氏最为著名。这些家族诗礼传家、教子有方、家学深厚、代出名人,在政治、经济和南北文化的互渐鉴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客观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望族文化,成为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人文资源。

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是长期生活于琅琊这一特定行政区域内的王姓望族,是中古时期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门望族。自这一世族的奠基者王吉徙家于琅琊国临沂县都乡南仁里(今山东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孝友村)后,其子孙在郡治临沂繁衍生息长达400余年,遂以郡望为名,称「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发展于曹魏西晋,确立于东晋初年并达到最盛时期,史称「王与马,共天下」,延续至南朝、唐末五代以后走向衰弱。在七百年的时间里,琅琊王氏在政治、伦理道德、朝章国典、文学艺术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二十四史》中记载,从东汉至明清1700多年间,琅琊王氏共培养出了以王吉、王导、王羲之等人为代表的92位宰相和600多位文人名仕。 

琅琊诸葛氏

琅琊诸葛氏是汉朝时期开基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砖埠镇黄疃村一带)的名门望族。 

琅琊诸葛氏是三国时期主要的势力家族之一,诞生了以诸葛亮为代表的先贤古圣。《吴书》曾记载:瑾为大将军,而弟亮为蜀丞相,二子恪、融皆典戎马,督领将帅,族弟诞又显名于魏,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琅琊诸葛氏在临沂地区影响深远,其祖墓位于白沙埠镇北的茶山东麓,明代《沂州志》记载汉代诸葛城村古城遗址建有「武侯祠」。开阳城的小涑河南岸有古堤名曰「诸葛堤」。古城北门「瞻崇门」城楼上层为「武侯祠」,明代的古建筑「五贤祠」内祀诸葛亮等人。 

琅琊颜氏

颜回第23世孙颜盛任徐州刺史,举家定居琅琊国华县城西孝悌里(今临沂费县方城镇诸满村)。颜氏在孝悌里历经4世,约80年,至西晋时,已成为琅琊望族,遂称「琅琊颜氏」,族人均自称是「琅琊临沂人」。307年,晋室南渡,颜氏家族在江南共历9世,约270年,成为江南的士家大族。公元577年,颜真卿5世祖颜之推应周武帝征召,举家随驾入关,定居于京城长安。在京兆共历6世,约150年,又成为京兆名门巨族。 

东海徐氏

东海徐氏源于古徐国,在南朝最为有名,由于南朝统治者强调皇权,重振儒学,东海徐氏在南朝积极入世,孝悌立家,发扬了儒家精神。南朝一百七十年的历史,东海徐氏出现了五位宰相,四位被封为公,从「布衣」之家一跃而为钟鼎大族。见证了家族勤政务实的经世精神。东海徐氏「儒以经世」,但「经世」需有所凭借,魏晋六朝的家族或凭「冢中枯骨」,或借军功盖世,而东海徐陵走的是典型的「文以传家」继而入世显达的路线,家族中徐勉、徐摛、徐陵等都是。东海徐氏之「文」主要有:「明经术以绾青紫,出闾阎而取卿相。」 

兰陵萧氏

兰陵萧氏,自西汉萧望之以后,就是沂蒙地区著名的文化望族之一,后迁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县),齐、梁的两朝开国皇帝皆是其后世子孙,也是融合南北文学的重要人物。如萧衍即是一位有影响的书法家、文学家,其子萧纲是有名的文学家。 

历史名人

蒙恬、荀子、曾子、诸葛亮、刘洪、王羲之、颜真卿等。

红色历史

1927年,沂蒙山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沂水支部建立。

30年代初,中共地方党组织领导发动了沂水、苍山、龙须崮等几次较大的武装暴动,进行了革命武装斗争的尝试。

1938年,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先后派遣徐向前、罗荣桓率八路军115师深入山东,开辟了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到全国解放的12年间,沂蒙山区作为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新四军军部、华东军区等党政军机关的所在地,成为华东地区革命斗争的指挥枢纽和全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被誉为「华东延安」。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留下了刘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人战斗、工作的大量革命遗迹。

1945年抗战胜利后,山东抗日武装几乎全部开赴东北,抢占东北战略要地,奠定解放战争的第一块基石。解放战争中的孟良崮战役,更是驰名中外,一举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从沂蒙山发起的淮海战役,敲响了国民党统治的丧钟。从渡江战役直至全国解放,沂蒙山一直是强有力的战略后方基地。

沂蒙精神

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三万沂蒙的优秀儿女献身疆场。沂蒙是一块红色的热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临沂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体现了崇高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道德要求。

爱党爱军

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自古以来,沂蒙人民一贯崇尚进步。在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的愿望开始变成现实。经过战争的考验,沂蒙人民从亲身经历中看到了党的英明伟大,形成了坚定的爱党爱军的政治觉悟。并将这种发自内心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军参战,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更突出地表现为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爱党爱军成了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坚定不移的思想规范和自觉行动,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中心任务就是推翻旧政权、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沂蒙人民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全区460万人中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120多万人参加支前,当时的兵源人次与当地人口之比为8:1,即一个老百姓要养活8名士兵。沂蒙人民面对这些困难没有屈服,说实话,办实事,用昂扬奋进的精神一如既往地参军拥前,表现了砸烂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豪迈志气,构成了沂蒙精神的闪光点和耀目风采。仅解放战争时期,临沂全区460万人口中就有120万人支前参战,有31000多名沂蒙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了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的「沂蒙红嫂」,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不顾生死抢救解放军战士的「沂蒙六姐妹」等。

八百里沂蒙红旗卷,漫星闪红耀。

开拓奋进

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是沂蒙人的重要特点和秉性。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儿女在翻身求解放、求自由中不停地求索,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于冒极大的风险支持革命、参与革命。也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敢于革故鼎新,敢为人先,勇于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临沂的不断发展是沂蒙人民开拓奋进的结果。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面对着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围攻,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用31000多人的生命和鲜血,创立了沂蒙山根据地,写下了光辉的革命业绩;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沂蒙人用小车推着革命前进,用小车推出了胜利,推出了新中国,形成了革命战争年代「立场坚定、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的基调。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响应党的号召,面对落后的面貌、脆弱的经济、恶劣的生态环境,沂蒙人民勇于向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贫穷落后宣战,顽强拼搏地整山治水、修筑梯田,涌现出了被毛泽东批示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莒南县厉家寨,「两个肩膀一双手,龙顶山上写春秋」的平邑县九间棚村等一大批自力更生、顽强拼搏改变贫穷面貌的先进典型,展现了沂蒙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风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方向明确,目标远大,沂蒙精神融进了尊重科学、改革创新的新内涵,从而使沂蒙精神升华到了一个新境界,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焕发了新光彩一一即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的坚定信心和信念;从生产力欠发达的实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开拓创新精神。在新沂蒙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

艰苦创业

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贫困的地理、自然条件和长期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沂蒙人民含辛茹苦、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战场上,沂蒙人民特别能战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沂蒙人民将艰苦创业寓于改革开放之中,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创造出许多令人称赞的奇迹,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以至人们把诚实能干作为沂蒙人的代名词。沂蒙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在历史上曾是「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特别是受封建剥削和外来势力的压迫,再加上革命战争年代为革命事业而献出了几乎全部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经济基础因而极端薄弱,发展经济遇到了特殊的困难。正是这种艰难困苦磨砺了沂蒙人民,锻炼了沂蒙人民,培育了沂蒙精神。沂蒙人民在困难面前不悲观失望,不坐等国家援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治山治水,改造自然。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涌现出了厉家寨、高家柳沟、王家坊前等一批先进集体,使临沂成为当时的农业先进地区;进入八十年代,又涌现出了宁家沟、九间棚等一批顽强创业的先进集体;九十年代刘家团林村、郭圪墩村等一大批小康村脱颖而出,成为共同富裕路上的领头雁。这一切都表明,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基调,也是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基石。没有沂蒙人民的艰苦创业,就没有沂蒙精神的创新发展。

无私奉献

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人民坚守道义,耿直忠贞,一旦认清了前进的道路,就义无返顾地走下去。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了建立新中国,不怕牺牲,留下了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人民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总是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挺身而出,满腔热情地主动承担义务和责任,宁愿牺牲小家,也要顾全大家,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仅解放战争时期,临沂全区460万人口中就有120万人支前参战,有31000多名沂蒙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了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的「沂蒙红嫂」,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不顾生死抢救解放军战士的「沂蒙六姐妹」等;三年困难时期,沂蒙人民节衣缩食,吃糠咽菜向国家交粮3.6亿公斤,油820万公斤,并接收了由政府统一组织来的6万余名灾民;他们以自觉奉献为荣,以长期奉献为贵,以竭力奉献为乐。正是这一切,孕育了沂蒙精神,孕育了沂蒙精神不息的生命力,也推动着沂蒙精神与时俱进。

沂蒙精神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更是老一代想让走向未来的一代人传递的精神火把,是一个民族永生的精神财富。沂蒙精神已经成为临沂市的城市精神。

红色遗迹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临沂市城区金雀山脚下,沂河西岸。1949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华东地区革命烈士而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

山东省战工会遗址纪念馆位于沂南县青驼镇的青驼寺。1940年7月至8月26日,山东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联合大会在此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黎玉等二十三人为委员的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进委员会(山东省最高抗日民主政权,山东省人民政府的前身)。

《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白石屋位于沂蒙山区的费县马头崖乡,分上白石屋、下白石屋两个自然村。抗日战争时期,这一带曾是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勤机关经常活动、驻扎的地方。当年,就在下白石屋村,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员李林、阮若珊借助当地的花鼓调创作了初期的《沂蒙山小调》,后在流传中经过多次加工修改,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沂蒙民歌,「沂蒙山区好风光」也逐步渗入到人们的心灵中,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为纪念小调的诞生,当地政府在村前建了一座纪念亭、立了一座纪念碑,亭前的一块天然巨石上刻着小调的原作者之一阮若珊女士于1999年8月17日亲笔题写的一行字——「深深怀念沂蒙山好地方」,寄托了作者对白石屋、对沂蒙山的一腔深情。

新四军军部旧址位于临沂市河东区九曲镇前河湾村。1945年10月,陈毅、粟裕指挥新四军北进,将军部设在此处长达一年之久,并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宿北战役、鲁南战役、召开了华野前委会议。会上,陈毅作了《一面打仗,一面建设》的重要报告。1947年2月,我军撤出后,敌机对其进行了轰炸,房屋大部被毁。现仅存8间,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毅、粟裕、张云逸等老一辈革命家用过的桌椅、书橱、马槽等文物保护完好。

中共山东分局旧址中共山东分局旧址位于沂水县王庄乡政府驻地中心,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有当年山东分局办公楼一座,房屋24间,1938-1939年中共山东分局在此办公,期间八路军山东纵队在此成立,于1939年1月1日创刊《大众日报》,罗荣桓、徐向前等元帅在此领导指挥山东抗战。

八路军115师师部旧址该旧址座落于莒南县大店镇第二中学后院内,原为大店庄氏家族的「旧堂」所在地,为四合院结构。1945年-1946年曾作为山东省战工会、山东军区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等党政军机关办公场所。罗荣桓、黎玉、朱瑞等领导人都曾在此工作和生活过。1945年8月13日,山东省政府在此成立。1995年被辟为山东省政府旧址展览馆,被省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沂蒙「红嫂」沂蒙山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在解放战争中,一位在孟良崮战役中受伤的战士因失血过多,昏迷在野外,被一位挖野菜的年轻大嫂发现,大嫂在野外没有水,进村弄水,太远,也怕敌人发现的情况下,用自己的奶汁去救活伤员。战士觉得她是自己的母亲,是高尚无私而伟大的母亲在自己的身边。

在战争时期,沂蒙山区的妇女中涌现出一大批支前模范,「红嫂」仅是其中的一个。「红嫂」和这些模范妇女的出现是沂蒙山区人民的光荣和骄傲。著名作家刘知侠以此为原型,写出小说《红嫂》,在全国引起轰动,并被改编成芭蕾舞剧《沂蒙颂》,在舞台上演出。

沂蒙六姐妹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是革命战争年代在沂蒙老区涌现出的一个女英雄群体,她们居住在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分别是: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姬贞兰、公方莲(已病故)。

在1947年的莱芜战役中、淮海战役中,特别是孟良崮战役期间,沂蒙六姐妹不分昼夜,在村干部和民兵都上了前线的情况下,主动挑起村里拥军支前重担,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八百里蒙山沂水,曾是「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外货不入、土货不出」之地。而今,这里令人难以置信地崛起了称。目前临沂已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创建了两家国家级技术中心,成为我国最大的复合肥生产基地和陶瓷生产基地之一。临沂由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到自强不息的临沂人「买天下、卖天下」,不能不说是沂蒙精神创造的又一奇迹。在临沂,以消耗资源为主的粗放式增长正在被科学增长、和谐增长的新现象所代替,依靠第二、第三产业和经济增长的「双动力」拉动,临沂经济正在进入一个「长周期」增长的阶段,年增长率将达10%以上,预计可持续15年以上。

近年来,临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临沂民生状况改善最好、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临沂将60%以上的财力用在民生上,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全力向民生倾斜的决心。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大力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实施工业发展振兴规划、发展现代服务业,扎实抓好节能减排和自主创新,发展质量和效益有了新的提高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山东解放区的首府。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华东局等党政军机关驻地,刘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罗炳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迹。

2沂蒙精神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三万沂蒙的优秀儿女献身疆场。沂蒙是一块红色的热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临沂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体现了崇高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道德要求。

3.沂蒙红色旅游景区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临沂市城区金雀山脚下,沂河西岸。1949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华东地区革命烈士而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

山东省战工会遗址纪念馆位于沂南县青驼镇的青驼寺。1940年7月至8月26日,山东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联合大会在此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黎玉等二十三人为委员的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进委员会(山东省最高抗日民主政权,山东省人民政府的前身)。

《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白石屋村白石屋位于沂蒙山区的费县马头崖乡,分上白石屋、下白石屋两个自然村。抗日战争时期,这一带曾是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勤机关经常活动、驻扎的地方。当年,就在下白石屋村,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员李林、阮若珊借助当地的花鼓调创作了初期的《沂蒙山小调》,后在流传中经过多次加工修改,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沂蒙民歌,「沂蒙山区好风光」也逐步渗入到人们的心灵中,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为纪念小调的诞生,当地政府在村前建了一座纪念亭、立了一座纪念碑,亭前的一块天然巨石上刻着小调的原作者之一阮若珊女士于1999年8月17日亲笔题写的一行字——「深深怀念沂蒙山好地方」,寄托了作者对白石屋、对沂蒙山的一腔深情。

新四军军部旧址位于临沂市河东区九曲镇前河湾村。1945年10月,陈毅、粟裕指挥新四军北进,将军部设在此处长达一年之久,并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宿北战役、鲁南战役、召开了华野前委会议。会上,陈毅作了《一面打仗,一面建设》的重要报告。1947年2月,我军撤出后,敌机对其进行了轰炸,房屋大部被毁。现仅存8间,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毅、粟裕、张云逸等老一辈革命家用过的桌椅、书橱、马槽等文物保护完好。

中共山东分局旧址中共山东分局旧址位于沂水县王庄乡政府驻地中心,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有当年山东分局办公楼一座,房屋24间,1938-1939年中共山东分局在此办公,期间八路军山东纵队在此成立,于1939年1月1日创刊《大众日报》,罗荣桓、徐向前等元帅在此领导指挥山东抗战。

八路军115师师部旧址该旧址座落于莒南县大店镇第二中学后院内,原为大店庄氏家族的「旧堂」所在地,为四合院结构。1945年-1946年曾作为山东省战工会、山东军区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等党政军机关办公场所。罗荣桓、黎玉、朱瑞等领导人都曾在此工作和生活过。1945年8月13日,山东省政府在此成立。1995年被辟为山东省政府旧址展览馆,被省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沂蒙「红嫂」沂蒙山区至今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在解放战争中,一位在孟良崮战役中受伤的战士因失血过多,昏迷在野外,被一位挖野菜的年轻大嫂发现,大嫂在野外没有水,进村弄水,太远,也怕敌人发现的情况下,用自己的奶汁去救活伤员。战士觉得她是自己的母亲,是高尚无私而伟大的母亲在自己的身边。

在战争时期,沂蒙山区的妇女中涌现出一大批支前模范,「红嫂」仅是其中的一个。「红嫂」和这些模范妇女的出现是沂蒙山区人民的光荣和骄傲。著名作家刘知侠以此为原型,写出小说《红嫂》,在全国引起轰动,并被改编成芭蕾舞剧《沂蒙颂》,在舞台上演出。

沂蒙六姐妹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是革命战争年代在沂蒙老区涌现出的一个女英雄群体,她们居住在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分别是: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姬贞兰、公方莲(已病故)。

在1947年的莱芜战役中、淮海战役中,特别是孟良崮战役期间,沂蒙六姐妹不分昼夜,在村干部和民兵都上了前线的情况下,主动挑起村里拥军支前重担,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1爱党爱军

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自古以来,沂蒙人民一贯崇尚进步。在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的愿望开始变成现实。经过战争的考验,沂蒙人民从亲身经历中看到了党的英明伟大,形成了坚定的爱党爱军的政治觉悟。并将这种发自内心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军参战,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更突出地表现为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爱党爱军成了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坚定不移的思想规范和自觉行动,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中心任务就是推翻旧政权、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沂蒙人民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全区460万人中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120多万人参加支前,当时的兵源人次与当地人口之比为8:1,即一个老百姓要养活8名士兵!沂蒙人民面对这些困难没有屈服,说实话,办实事,用昂扬奋进的精神一如既往地参军拥前,表现了砸烂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豪迈志气,构成了沂蒙精神的闪光点和耀目风采。

八百里沂蒙红旗卷,漫星闪红耀。

2开拓奋进

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是沂蒙人的重要特点和秉性。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儿女在翻身求解放、求自由中不停地求索,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于冒极大的风险支持革命、参与革命。也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敢于革故鼎新,敢为人先,勇于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临沂的不断发展是沂蒙人民开拓奋进的结果。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面对着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围攻,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用31000多人的生命和鲜血,创立了沂蒙山根据地,写下了光辉的革命业绩;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沂蒙人用小车推着革命前进,用小车推出了胜利,推出了新中国,形成了革命战争年代「立场坚定、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的基调。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响应党的号召,面对落后的面貌、脆弱的经济、恶劣的生态环境,沂蒙人民勇于向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贫穷落后宣战,顽强拼搏地整山治水、修筑梯田,涌现出了被毛泽东批示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莒南县厉家寨,「两个肩膀一双手,龙顶山上写春秋」的平邑县九间棚村等一大批自力更生、顽强拼搏改变贫穷面貌的先进典型,展现了沂蒙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风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方向明确,目标远大,沂蒙精神融进了尊重科学、改革创新的新内涵,从而使沂蒙精神升华到了一个新境界,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焕发了新光彩一一即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的坚定信心和信念;从生产力欠发达的实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开拓创新精神。在新沂蒙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

3艰苦创业

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贫困的地理、自然条件和长期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沂蒙人民含辛茹苦、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战场上,沂蒙人民特别能战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沂蒙人民将艰苦创业寓于改革开放之中,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创造出许多令人称赞的奇迹,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以至人们把诚实能干作为沂蒙人的代名词。沂蒙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在历史上曾是「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特别是受封建剥削和外来势力的压迫,再加上革命战争年代为革命事业而献出了几乎全部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经济基础因而极端薄弱,发展经济遇到了特殊的困难。正是这种艰难困苦磨砺了沂蒙人民,锻炼了沂蒙人民,培育了沂蒙精神。沂蒙人民在困难面前不悲观失望,不坐等国家援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治山治水,改造自然。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涌现出了厉家寨、高家柳沟、王家坊前等一批先进集体,使临沂成为当时的农业先进地区;进入八十年代,又涌现出了宁家沟、九间棚等一批顽强创业的先进集体;九十年代刘家团林村、郭圪墩村等一大批小康村脱颖而出,成为共同富裕路上的领头雁。这一切都表明,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基调,也是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基石。没有沂蒙人民的艰苦创业,就没有沂蒙精神的创新发展。

4无私奉献

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人民坚守道义,耿直忠贞,一旦认清了前进的道路,就义无返顾地走下去。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了建立新中国,不怕牺牲,留下了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人民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总是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挺身而出,满腔热情地主动承担义务和责任,宁愿牺牲小家,也要顾全大家,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仅解放战争时期,临沂全区460万人口中就有120万人支前参战,有31000多名沂蒙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了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的「沂蒙红嫂」,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不顾生死抢救解放军战士的「沂蒙六姐妹」等;三年困难时期,沂蒙人民节衣缩食,吃糠咽菜向国家交粮3.6亿公斤,油820万公斤,并接收了由政府统一组织来的6万余名灾民;他们以自觉奉献为荣,以长期奉献为贵,以竭力奉献为乐。正是这一切,孕育了沂蒙精神,孕育了沂蒙精神不息的生命力,也推动着沂蒙精神与时俱进。

沂蒙精神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更是老一代想让走向未来的一代人传递的精神火把,是一个民族永生的精神财富。现在沂蒙精神已经成为临沂市的城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