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民歌

弥渡民歌是指主要流传于云南省弥渡县境内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一种传统音乐。

战国时期,庄跻将楚文化带到弥渡。之后秦文化、汉文化、蜀文化相继进入弥渡。唐代弥渡地区有民间歌舞活动,其中代表性的歌种为「弥渡舞蹈歌」。明清东南地区的移民为弥渡带来汉族文化艺术,同时弥渡民歌与彝族、白族的山歌小调融合,形成独特的弥渡民歌种类。在吸取马帮山歌、小调内容后创作民歌。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弥渡改编民歌的传播,「弥渡民歌」作为一个音乐名称逐渐产生影响。

弥渡民歌

弥渡民歌按照民族分类可分为汉族民歌和少数民族民歌两类,以音乐体裁则分为山歌、小调、舞蹈歌、风俗歌等类型。随着社会发展、弥渡民歌面临着无人传承、曲目失传的困境。2008年弥渡花灯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录」。2011年5月,「弥渡民歌」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远古时期,北方氐羌南迁与滇西高原的土著居民融合成远古昆明族,其活动于弥渡地区。战国时期,庄跻入滇将楚文化带到弥渡。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修建五尺道到云南,使滇西同四川、关中联系起来,并将秦文化传播于此。东汉时期,随着博南古道和茶马古道的开通,汉文化进入弥渡。三国时期,诸葛亮将蜀文化带进云南。随着云南各少数民族的融合和迁徙,乌蛮与白蛮的文化也进入弥渡地区。南诏和大理国时期,本地区民族文化与内地汉文化和东南亚文化进行融合,形成南诏大理文化。南诏曾派人到长安为皇帝演出歌舞 「 奉圣乐」 、「 天南滇越俗歌 」 、「 镖国乐」等。《蛮书》中「南诏境内各民族,『俗好饮酒歌舞』」及 《南诏图传》中「芦笙赛祖,毡帽踏歌」的描绘,证明弥渡在这一时期,已有了广泛的民间歌舞活动。同时唐代弥渡已有代表性的歌种「弥渡舞蹈歌」,彝族民歌《打歌调》就是「踏歌」(打歌)最主要的歌唱曲调。

明朝东南各省的大量军士、农民、商人进入云南,带来了汉族文化艺术,例如民间小调被吸收为花灯调在元宵灯会中演唱。明万历年间出现著名民歌手”歌仙李三姐”,她是云南省弥渡县密祉人,从小能歌善舞,在弥渡 、巍山、南涧等地演唱民歌,是当时的民歌 「皇后 」,后人尊称为 「歌仙」。清嘉庆初年的《滇系》则记载了弥渡民歌的”山歌九章”,反映了 「 吴歌小曲 」 在弥渡民间较为普及。随着流传于江南一带的”吴歌小曲”和中原文化的社火同本地土著民歌的融合,形成了弥渡花灯。而传入弥渡的民间曲调逐步演变成了弥渡花灯曲调的基础,有的曲调仍保留着与外地曲调的许多联系,如《琵琶玉》等。传入弥渡的民间曲调由于受白族、彝族语言文化和山歌小调的影响而相互融合,所以有一部分花灯曲调从曲调结构到调式色彩,含有白族、彝族音乐的风格特色,如《十大姐》《跳罗》等。另外,省内的其它汉族地区也先后传入一些花灯曲调,如《赶马调》《四井天》《十二月叶子飘》等,其中花灯折子戏吸收了一些汉族的民歌小调作为唱腔使用,如《朝山调》《小小葫芦开白花》等。除此以外,弥渡人民在吸取马帮山歌、小调内容后,创作出《小河淌水》等一批经典民歌。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小河淌水》《十大姐》《绣荷包》《弥渡山歌》等弥渡传统民歌、改编民歌的传播,「弥渡民歌」作为一种传统音乐逐渐产生影响。

弥渡民歌现有300多首,可分为山歌、小调、舞蹈歌、风俗歌等类型。

山歌又名「埂子调」,分为「绸子」和「过山调」。山歌即在两个实词乐句中插人二句成成段的衬词段落(民间称为”垛板”或”垛叶子”)的单三部结构形式,需用「假嗓」 (小嗓)演唱。山歌以在野外劳作的对唱为主,内容多为抒发男女之间的情爱,反映山区放牧、赶马人劳作的艰辛和民众对生活的热爱。

弥渡的小调可分为民间小调和花灯小调两大类。民间小调主要产生于当地的一类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爱情等内容。花灯小调是明清以来花灯活动传入弥渡,经过长期演变发展,形成的与外地同类民歌不同特色。小调多为上下句结构,或变化重复第二乐句作为结束句,曲式结构为A+B1+B2。而部分小调是起承转合四句结构,如《叹八杯》《孟姜女调》。小调的吹奏乐器有竹笛(有膜)、唢呐,弓弦乐器有二胡、中胡、低胡,弹拨乐器有三弦、月琴,打击乐有小鼓、梆鼓、勾锣、大小镲钹、小木鱼等。

舞蹈歌类以弥渡北山、西山、南山等地彝族音乐《打歌调》为代表,通常在节日、喜庆、婚丧等多种场合演唱。其中弥渡的彝族、傈僳族有打歌习俗,打歌调分为器乐伴奏曲和唱曲两种。其中彝族「打歌调」曲目的演唱形式多为领唱、齐唱,一般由甲乙两方对唱。例如西山彝族 《打歌调》的曲式结构为A+B+C三段体,A、B为领唱,C为众人齐唱。

风俗也称民俗中的礼仪,风俗歌类有婚俗歌、丧俗歌、祭祀歌等,以及祭神驱鬼活动中唱的多种祭祀歌等。

弥渡民歌中的词语修辞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衬词的应用,例如「哎」「嗨」「哟」「嘿」「小情哥」「小情妹」,以及在整句整段中使用的衬词,例如歌曲《京腔莲花落》中出现的『莲落莲落花』和连续重复的『莲花我的落花』等,衬词「桃花柳柳的莲花四季花儿开」的使用。二是色彩词和修辞意象的搭配,例如在弥渡民歌中使用花等具体事物,并且花和具体事物的颜色呈现白色或是以白色为主的修辞意象。

弥渡民歌曲调以二句式较多见,兼有一句式、四句式。一、二句式中,带有扩充乐句的较多。扩充句主要是重复或强调某一句唱词,或专门用来演唱一些衬词、衬语。传统的弥渡民歌的歌词也绝大多数都是七言的常式句、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和起兴句,在后期新创作的弥渡民歌中使用较多的句式是设问句和祈使句。

弥渡方言吟唱的传统弥渡民歌每一首并无固定的句数,有短至两三句为一首的,也有四五句、七八句、十几句为一首的,每一句一般为七言,亦有五言、六言、八言、九言以至十二言句。

弥渡民歌可分为汉族民歌和少数民族民歌两类,以音乐体裁则分为山歌、小调、舞蹈歌、风俗歌等类型,其中山歌类分两种:一种是汉族的《埂子调》,包括各地的《密祉调》 《青苗山歌》 《邑郎山歌》、外地传人经过发展的《顺宁腔》 《景东腔》等作品。另一种是汉族、彝族共有的山歌,如《过山调》《山鸽子调》《二里半腔》等作品。小调有民间小调和花灯小调两大类,民间小调专指源于当地的一类民歌,代表作品有《赶马调》《大风刮来树头歪》等;花灯小调,指自明代汉族先民大量迁徙入滇或传入弥渡的时曲、小调,有《绣荷包》《绣香袋》《琵琶玉》等作品。

舞蹈歌有多种彝族「打歌调」和花灯歌舞曲调,彝族「打歌调」曲目,有牛街的《蜜蜂采花来路远》、五台《打歌调》和西山一带的《打歌调》。花灯歌舞曲调包括集体歌舞的《十大姐》和由两人分扮男女角色,边舞边唱的《破十字》《绣荷包》等作品。 风俗歌,包含彝族在婚丧习俗中歌唱的《接亲送亲调》 《黑七腊白》等作品,以及汉族旧时在丧俗中唱的《号丧调》等。

在弥渡民歌中,有些经典作品如《小河淌水》经改编后被引入流行音乐、古典音乐领域,经过著名音乐家的演绎后引起了较大反响,曾被誉为「东方小夜曲」。

弥渡民歌是弥渡人民在劳动中即兴创作的歌曲,反映了弥渡人民的生活面貌,表达了弥渡人民的爱憎之情,语言淳朴明快,节奏优美自然。其中民歌小调大多在野外、田间演唱,有的要在无长辈的情况下演唱,充分显示了长幼尊卑、情爱流露含蓄的传统心理。弥渡民歌融合了境内各民族文化、南北方民歌的创作风格,使得弥渡民歌具备较强的艺术性。同时弥渡民歌来自民间,以弥渡方言为载体,蕴含浓郁乡土风味,具有一定的民俗价值。

搜集到的弥渡民歌的山歌、小调曲目有400多种,但随着历史的推移,大多数曲目已经失传。同时随着社会发展、老一辈民间歌手相继去世,弥渡民歌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困境。

1999年,在400多首弥渡民歌中被精选以《小河淌水》为代表的13首名曲,摄制名为《弥渡行》的60分钟VCD音乐艺术片。2000年12月,弥渡县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花灯)之乡」。2008年弥渡花灯分别被国家文化部、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录」。同时弥渡县确定了「打造花灯文化大县、建设小河淌水名曲名县」的文化发展目标,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弥渡全县中小学实施「花灯民歌进校园」工程,从而在全县中小学校掀起了师生学唱花灯、跳花灯的热潮。弥渡县委、县政府已经提出「借助『小河淌水』品牌,建设花灯文化名县」的文化发展思路,修建「小河淌水」意境区、对歌场,编辑出版《弥渡花灯民歌》中小学乡土教材,发行原生态《弥渡民歌选辑》DVD,《弥渡行》VCD,举办民歌对唱大赛等活动。

李彩凤,生于1943年,彝族,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弥渡民歌代表性传承人。1958年李彩凤成为当地十里八寨歌颂的「调子客」,并进入五一公社(今寅街镇)歌舞团,演唱曲目有《弥渡山歌》《提起唱歌我就开腔》等,曾加入电影《五朵金花》拍摄的对歌表演队,也曾与俄罗斯作曲家左贞观和俄罗斯爱乐乐团合作进行《小河淌水》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出。在经过专业训练后,李彩凤掌握了科学的发音方法,创作各种风格的彝家山歌调子。此外在其儿子李毕的协助下,把收集、记录、整理的500多首山歌、民歌、花灯调子编印成书。2002年,李彩凤被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师」。2022年7月3日,李彩凤因病逝世。

弥渡民歌

黄虹,原名黄琼芝,出生于一个喜爱民间歌舞的家庭,从小受到云南花灯、民歌小调、滇剧音乐的熏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加入昆明市委文工团(后转为云南省歌舞团),黄虹曾担任该团独唱演员、各队队长、副团长,以及云南省歌舞团、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等职务。1953年,黄虹参加云南省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在北京,她演唱的《小乖乖来小乖乖》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其演唱的《小河淌水》被各地音乐院校选为女高音声乐教材。1956年,黄虹参加了全国第一届音乐周,之后把《采茶调》《放马山歌》《弥渡山歌》等作品带到北京。1964年,黄虹和其他三位著名歌唱家王玉珍、胡松华、郭颂在北京举行民族音乐会。

弥渡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