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名考异

苏轼的《石钟山记》,大家都已熟知。率领湖南子弟兵湘军「民兵」助清朝剿灭太平军的曾国藩却要考查一下,得出结论说郦道元、苏轼写的记不是事实。可见曾涤生确有些古板,较真。当时的曾国藩,朝廷说进不退,得胜后裁军更是到位。满臣多就其屡败屡战戏之,但其内在的勇气和定力不是一般人可窥。下文可见一斑。

石钟山名考异

石钟山名考异

选自曾国藩(《石钟山名考异》)

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彭侍郎玉麟于钟山之顶建立昭忠祠。乃知钟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

译文:石钟山上的一草一木,众位将士都能够辨认识别,上钟岩与下钟岩的下面都有洞穴,可以容纳好几百人,深不可测,形状就像一口倒扣着的钟。侍郎彭玉麟在石钟山的山顶上,盖建了昭忠祠。于是知道石钟山是根据它的形状来命名,而不是根据声音。郦道元,苏轼等记述山名的廉洁,都和事实不相符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