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门

罗门(1928年11月20日-2017年1月18日),本名韩仁存,是中国台湾的一位当代诗人和诗歌理论家。他出生于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地太村。1949年,罗门随空军飞行官学校来到中国台湾。从1954年开始,他开始发表自己的诗作。1955年,他与中国台湾女诗人蓉子结婚。罗门以其现代主义诗歌而闻名,被誉为「台湾现代主义诗歌巨擘」。罗门的诗歌创作涵盖了四十多年的时间。他出版了多部诗集和论文集,其中包括《死亡之塔》(1969年)、《心灵访问记》(1969年)、《长期受着审判的人》(1974年)、《隐形的椅子》(1975年)、《旷野》(1980年)、《时空的回声》(1982年)、《日月的行踪》(1984年)和《整个世界停止呼吸在起跑线上》(1988年)。他的作品曾获得多个奖项,包括蓝星诗奖、文复会「鼓吹中兴」文化荣誉奖、中国台湾地区教育事务主管部门「诗教奖」、中国时报推荐诗奖、中山文艺奖和菲律宾总统金牌。罗门也是中国台湾蓝星诗社的成员,并曾担任该社的社长。他还在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菲律宾、泰国和美国等地举办过以诗歌为主题的讲演会。他的作品被编入中文版的《大美百科全书》和英文版的《世界名诗人辞典》。罗门是诗人蓉子的丈夫。

罗门

1928年,生于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地太村。

罗门

1951年,考进中国台湾民航局,在民航图书馆担任管理员,其后主要从事民航业务。

1954年,第一首诗《加力布露斯》在《现代诗》杂志上发表。

1955年,与中国台湾女诗人蓉子结婚。并同蓉子参加「爱荷华大学写作计划(IWP)」。

1958年,出版诗集《曙光》。

1963年,出版诗集《第九日的底流》,内收罗门1958年至1961年创作的诗歌33首。

1964年,出版论文集《现代人的悲剧精神与现代诗人》。

1966年,罗门以《麦坚利堡》一诗获菲律宾总统「马可仕金牌奖」。

1969年,出版诗集《死亡之塔》,论文集《心灵访问记》,同年获菲律宾总统「大绶勋章」。

1974年,出版论文集《长期受着审判的人》。

1975年,出版诗集《隐形的椅子》。

1980年,出版诗集《旷野》。

1982年,出版论文集《时空的回声》。

1984年,出版诗集《日月的行踪》。

1988年,出版诗集《整个世界停止呼吸在起跑线上》,同年获得中国台湾时报文学奖新诗推荐奖。

1989年秋,罗门应海南诗词学会之邀到海南文联、海南大学、海南师院讲学,受到家乡的学者和乡亲们的热烈欢迎。此后,他曾多次往返海峡两岸,使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年,出版论文集《诗眼看世界》。 

2012年,获首届两岸诗会「桂冠诗人」奖。

2017年1月18日,在台北逝世。

2017年4月2日,罗门家人将已故中国台湾诗人罗门的骨灰迎请回琼,安葬于其家乡文昌地太村父母的墓旁,满足他落叶归根的愿望。

罗门的祖父韩庭献,是清代举人;父亲韩泽丰,经营海运生意;罗门共有十位兄弟及四位姐妹,他排行第三;罗门的母亲姓罗,他以「罗门」为笔名是为纪念母亲。他曾自述「罗门」笔名,取自于母亲姓氏的「罗」,用以纪念1948年来台后未能再见到的母亲。对于童年时期就只身离开故乡的他而言,对于母亲、家乡的思念与乡愁,是横亘他诗作的主要题材。1955年,罗门与中国台湾女诗人蓉子结婚。居住在台北泰顺街的「灯屋」,婚后没有生育子女。后来被罗门漆成白色而改名「白宫」也卖了,罗门先生与夫人蓉子都住进了养老院。

曾为国际诗人协会荣誉会员,曾任蓝星诗社社长、中国文协诗创作班主任、国家文艺奖评审委员、中国新诗学会常务理监事、中国台湾文协诗创作班班主任、民航局高级技术员,民航业务发展研究员。

作品选入《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部分被英、法、日、韩等国用外文出版,并有两首诗分别被碑刻入台北市公园与动物园,当为现代诗的创举。罗门的创作以诗为主,论述与散文为辅,他的诗歌创作长达四十余年,并多次在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菲律宾、泰国与美国等地举行以诗歌为主题的讲演会。

罗门专事于心灵的探索,强调人的精神与生命,塑造独特缤纷的意象,扩展诗中的投射力与生命内涵性。罗门经常处理战争与死亡的题材,批判机械文明而唤起人性的真诚与尊严。

罗门对现代人的悲剧命运探讨尤为深刻,这与其自身经历、生活环境及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身世之感,家国之思,以及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审视,使得罗门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有了深入细致的体验,体验决定感悟,情理转换,共同造就了罗门诗作中浓厚的悲剧氛围和悲剧哲学化倾向。

罗门早期诗歌创作受蓉子的影响,充满着火山般的激情,表现了呼啸奔放的「自我」形象,诗的想象丰富,色彩瑰丽,有唯美主义色彩。

罗门善于运用重复的形式,层层逼近事物的本质内涵,在逼近过程中加强诗的浓度。在写战争、死亡等主题上,常常采用迂回包围的方法,重复向核心爆炸进去,使得意念更加明朗,诗的韵味也更浓郁。

罗门诗歌艺术风格的突出成就表现在语言上。不相干的语片,在罗门的笔下成了有着密切联系的意象,而这些意象带着诗人独特的感受与知性,带着现代意识,又构建了罗门心目中理想的境界。罗门想象奇特、联想微妙、比喻鲜活的意象语言,给读者陈旧的习惯性的欣赏心境,带来了美妙的新意。

2017年1月24日,两岸诗会组委会、海南省诗歌学会、海南音乐广播、现代青年杂志社等联合在海口主办「追思一位纯粹诗人罗门」集会。

罗门是中国台湾十大著名诗人之一,也被认为是有世界级水准的诗人。他强调诗是美与「精神深度」的结合。罗门被认为是具有世界声誉的诗人,文学评论家称他为都市诗之父、现代诗的守护神、战争诗巨擘。诗人、评论家张健曾评述罗门「诗风坚实,为阳刚派巨擘,以意象繁富、想像卓特见称」。中国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教授潘丽珠则评价他是:「台湾最具有前卫精神和操作能力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技巧多变,却一贯维持实验性和前卫性。二十世纪六○年代的他是现代主义的实践者,八○年代之后则醉心于后现代诗观的阐发。」诗人痖弦对于罗门的整体评价「所有诗人都会暂时离开诗,去做别的事情,只有罗门终身守着诗,就凭这一点,罗门其他行径都值得原谅」。

「他不仅对华语诗坛有贡献,在中国现代诗发展方面有影响,而且推动两岸诗歌和文化交流。」(海南省诗歌协会名誉主席刘耿评)

「罗门、蓉子这对中国诗坛佳偶,一甲子辉煌诗作,老而弥坚,如日月般相映成趣。」(中国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戴维扬评)

「在我眼中他是个斗士,有着一颗年轻的心,是非常纯粹的诗人。」(诗人雁西评)

「罗门是当代中国台湾诗坛的一位奇才,也是人们认为难解的一个谜。他不仅具有李贺、李商隐的诡秘奇特,又有苏轼、辛弃疾的恢宏悲壮;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还是出色的诗歌理论家。」(原西南师范大学教授刘扬烈评)

「罗门写给战争、爱情和伴侣的诗歌,语言非常精妙,在口水诗鼻涕诗泛滥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精神生活的卫生,罗门为我们树立了值得敬仰的好榜样。」(作家孔见评)

「罗门先生所写的诗歌的意象很奇特,虽然数量不多,但想象很丰富。罗门先生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充满热爱的人,他对自己的每一首诗都精雕细琢,而这正是自己或是诗人应该学习的地方。」(诗人乐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