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胸拔背

含胸拔背,太极术语(其他武术也可能用此术语),指的是一种姿态,比如你往椅子上一座,身体放松,双手放在腿上,两侧肩胛骨向下松再向左右略撑开,之后再微向前。从侧面看像含着胸一样。

含胸拔背

含胸拔背是太极术语(其他武术也可能用此术语),指的是一种姿态,比如你往椅子上一座,身体放松,双手放在腿上,这时胸部是往里凹的,这就是含胸,含者,内含也,是谓含胸,此时的背部是自然往外凸的,形成圆弧状,这就是拔背。不能用力,要自然,还有就是头顶与尾椎上下这两个点要在一条直线上。

含胸拔背的目的,就是使背部有一个向外的圆形,将来练出手臂的松沉劲后,会感觉手臂的外部和背部合起来有一个向外撑的圈,这才是太极拳的撑劲。

太极拳一般是采用腹式深呼吸的,因此胸部采用「含胸」的方式,是为了在不增加呼吸频率情况下来加强呼吸的强度和深度,藉以减轻运动中气喘的现象。它跟采用胸式呼吸的运动项目的挺胸方式正好相反。含胸不同于凹胸的紧张内收,含胸是胸部要有宽舒的感觉。含胸在健身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它在肩锁关节放松、两肩微向前合、两肋微敛的姿势下通过动作,使胸腔上下径放长,使横膈有下降舒展的机会。含胸不是随着动作的变化而变动的,是固定的。一般都是胸部平正,不凹,不凸的,可以很自然地形成横膈式深呼吸。同时由于横膈的张缩,使腹腔和肝脏受到时紧时松的腹压作用,对输送血液和促进肝脏机能活动很有帮助。由于胸肌上下左右地旋转活动,使含胸在技击上.起了重要作用,凡是要运用化劲(即走劲)的手法都离不开含胸的辅助。所以《拳论》说:「两膊相系」,「紧要全在胸中腰问运化」。含胸即是胸部的「蓄势」。

含胸拔背

练拳功力加深后,以身领手,以手领身,顺势转圈,「胸亦随手转圈」,这时胸肌不但起到伸缩的作用,而且起到上下左右弧形旋动的作用,健身和技击的作用也就更大了。

初学拳时,大多数人都不习惯于含胸,只有把挺胸的念头完全打消,慢慢地在坐身的动作里微微含胸来适应动作的需要,日久自然会越含越充分。不善于运用含胸的,容易形成凹胸、驼背的病态姿势,这是应该注意避免的。对胸前的两根锁骨,要用全神贯注来固定它,加上「护脑」(即在胸肌松沉而外往前合,肋骨节节松沉情况下)的姿势,上身身法就正而不散,身有主宰。胸的虚实管两手,胸微内含,两锁骨微松沉,运动时左右胸肌交替变换虚实,就能够正确有效地发挥「上下两膊相系」的攻防作用。

「含胸」和「拔背」是联在一起的,能含胸就能拔背。含胸是胸部中正自然,不凹不凸,两肩骨节微向前提,随着动作的变化,胸肌做左右弧形下沉。拔背是当胸略内含时,背部肌肉往下松沉,而两肩中间的脊骨似乎有鼓起上提、不是向后拉之意(特别是颈下脊椎第三根骨节)。

含胸的作用是为了有利于化劲,而拔背的作用则是为了有利于卷劲和放劲,所以它们在技击上是蓄发相变的关系。「力由脊发」,「若问此中真消息,须寻脊背骨节中」,都说明拔背在卷劲和放劲时的主要作用。

拔背活动幅度小,最多不超过30度。活动脊柱的胸椎,能够做到从前弓形转向后弓形的调剂活动,使脊髓神经获得良好的锻炼。其次,是在运动时能使肩背部分的肌肉得到更多的舒展,脊椎骨有力和富于弹性。

这是一项独特的人体运动。关于躯干、上肢和下肢的操练有着特 定的要领和法则,这就是身法、手法和步法,有时也统称为身法。身法是历代太极拳家根据实践经验和集中群众智慧而提炼出的某些外形合内动的要旨。在世世代代的太极拳传授过程中,名家们都非常重视身法的教学和习练。郝少如说:「太极拳艺是在身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身法』是组织内形、产生内劲的关键环节,所以身、手、步必须按照太极拳的特定要求进行运 动,才能做到相互间的协调配合,达到以内形来支配外形的目的。」又说:习练太极拳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学习拳架;第二阶段,学习身法;第三阶段,学习内劲。此三个阶段也可分别谓之初级、中级、高级。学习太极拳自然由初级开始,而每个有志于太极拳事业者或太极拳爱好者都希望能达到高级阶段。为了能达到太极拳的高级阶段,必须要在身法训练上狠下功夫,这中级阶段是由初级通向高级的阶梯,不可逾越。

含胸拔背

太极拳的身法很多,值得注意的是:武禹襄在《身法八要》中将「含胸」与「拔背」分别列为第一、二条,而杨澄甫在《太极拳术十要》中则将「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沈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依此逆推杨氏之精辟论述,岂不更易领悟出个中奥妙:要所向无敌,先要力(劲)由脊发,要力(劲)由脊发,先要拔背,而要拔背则须能含胸。由此观之,杨氏之至理名言不仅指出了「含胸」与「拔背」的重要性及相互关系,还道出了太极夫臻至上乘的一个窍门。人体的胸和背即胸廓的前壁和后壁,是前后对应的两个部位。胸廓是由12个胸椎、12对肋骨和肋软骨,1块胸骨以用关节和韧带装置构成。成人的胸廓近似前后略扁的圆锥形,上窄下宽,其结构有相当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在胸廓中,2—-7肋软骨与胸骨构成胸肋关节。肋骨的肋结关节面与胸椎横突凹构成肋横突关节,其肋头与相邻椎体旁上下肋凹构成肋头关节。胸椎相邻椎体之间由椎间盘连结。每个胸椎的1对上关节突与上位胸椎的下关节突相关节,还有1对下关节突与下位胸椎的上关节突相关节。整个胸廓除了12个椎体间的椎间盘连结之外,其关节多达80余个。众多关节多属微动关节,联合关节;某一环节的运动 通常会引起另一关节的运动;各个环节的运动都有着力学上的相互关系,正是」一动无有不动「。因此,杨澄甫将「含胸」与「拔背」合二为一,提出了「含胸拔背」之说,这完全符合机能解剖学原理。然而,因胸廓结构的牢固和稳定,故含胸并不简单易行,拔背也非轻而易举。为了寻觅太极拳的真谛,必须从人体内部去找那些「极精微巧妙」之处。因此,把太极拳身法和人体机能解剖学结合起来研究和习练,就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1) 起着支持和调节体重的作用。

(2) 在主宰于腰的前提下同腰部联合起来带动四肢运动,使全身「一动无有不动」。

(3) 维持姿势和动作的正确性以及中正不偏。

(4) 在发劲技巧上同腰部联合起来能起发动机的作用,使内劲起于脚跟,通于脊背,形于手指,因此说「力由脊发」,「腰脊为第一主宰」。经络学说的督脉下起自骶骨尾部中央尾骨末端长强穴,沿督脉上行至颈部背面的大椎穴,而腧穴也都在背部,腧穴是人身气血的总汇,脏腑经气都由输穴而相互贯通。太极拳重视脊背的锻炼,可以起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开通闭塞的作用,从而达到阴平阳秘(阴平指体质适宜,阳秘指官能相称,即阴阳对立,互用并存的阴阳相对平衡),对机体消化机能、吸收机能和物质代谢等,都有显著良好作用。

1 在外部体表,由腰背胸腹的督脉、任脉纵向构成的椭圆形抛物线,由手阳明经、手太阴经与胸、背贯通的横向抛物线相交于大椎穴而构成的形体,使腰椎平直,血气贯通,大、小周天顺畅的「含胸拔背」。

2 在内部,由胸背两支阴阳抛物线构成的空间容量所产生的一种胀满感使气息下沉,丹田坚实的背部体感构成的「含胸拔背」。

3 由内外诸因素构成的背部形态而产生的虚领顶劲体感,以足部至背部稳实的根基,使颈部产生向上引伸、悬吊状态,从而使脊柱平直贯通,濡浸全身的「含胸拔背」。

在生活中,含胸拔背随处可见。比如拉二胡者,其姿势是十足典型的含胸拔背。以含胸拔背的姿势与气息的配合来推弓拉弦,按音揉韵:指挥者,以含胸拔背的身法,通过手势和眼神,传递情感信息,时而含情脉脉,时而激越奔放,时而细流涓涓,时而大江翻腾,这情这意都来自含胸拔背,这是含胸拔背产生的魅力;歌唱者、吹奏者,靠的更是含胸拔背气沉丹田的妙法;书画家运笔走势亦是如此,甚至骑自得车、摩托车者乃至举重者的起势,无不是含胸拔背的见证。所以要读懂含胸拔背这句话,不但可以在练拳中去摸索、去领悟、去感觉、去意会,而且还可以从生活中去联想、去想象、去体会。一切真谛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更来源于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