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黄山图

刘海粟黄山图》是1982年刘海粟创作的现代国画,纸本,设色,纵99厘米,横54厘米。艺术大师、一级教授刘海粟创作。刘海粟曾十上黄山。一九八八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刘海粟十上黄山画展。所作黄山图博取传统精英而不泥古,注重写生,师造化而又欺造化,喜作泼墨泼彩法。画风豪放、劲拔、朴茂、多姿。

刘海粟黄山图

【简介】

纸本,设色,纵99厘米,横54厘米,作于1982年。

刘海粟(1896–1994)字季芳,号海翁,别署静远老人、存天阁主,江苏省常州人。堂号「存天阁」、「艺海堂」。他倡导美术改革,是早期引进西洋绘画的美术教育家之一。曾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顾问、中国书协名誉理事,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院长、名誉院长,上海市美协名誉主席、上海美术馆名誉馆长等。

刘海粟是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杰出的画家、美术史论家、教育家。今年是他诞辰110周年。他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美术专门学校并任校长,组织了第一个民间美术团体——天马会,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美术杂志。他最早确立了人体模特儿在我国美术教育中的地位,最早将「旅行写生」定为必修课程……他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册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页。

从82岁以「方」字纪年起,标志着刘海粟「新我」与「新艺」的开始。此幅《 黄山》图,上有款识:「涛落飞香雪,峰横卧白云。山深谁得似,石色荡波纹。壬戌之秋九上黄山泼彩画,刘海粟年方八七。」作品构图深远,开合大气,用色泼辣,笔墨雄奇,正是刘海粟辉煌时期的代表作。

早在1927年刘海粟在日本出席笔会画山水画时,就以大胆「施水」传为佳话。1955年所作的《黄山白龙桥》已经是墨彩兼泼了,在画中以泼墨法画山水,白龙桥下的溪水部分泼以白粉、石绿。此后,刘海粟对这种技法的探索更见完善,他的泼墨泼彩山水画日渐独特,泼出一片新天地。刘海粟晚年的泼彩画更见才情,所作大面积的泼墨、泼彩,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后期印象派」色块线条的表现方法,但并不是泼而不写,而是先以焦墨、浓墨渴笔勾勒出山峦的骨架,继而积墨渲染,或淡或浓、或点或刷,积之不足再泼墨,泼墨不足以尽意,才产生泼彩,最后又泼水、倒水。这幅《黄山》图更见对这些技法的娴熟运用。是以笔墨与色彩在生宣纸上的浓淡渗化、虚实相生,表现透光的感觉、浮云的蒸腾,表现霞光映照下的黄山色彩丰富变幻的神奇气象。画面于浑然中又见其笔力,把泼墨、泼彩的技巧发挥到了极致。

1923年,郭沫若即兴为刘海粟的力作《九溪十八涧》赋诗以题:「艺术叛徒胆量大,别开蹊径作奇画。落笔如翻扬子江,兴来往往欺造化。」高度赞扬了他的创新精神。1924年,吴昌硕见到刘海粟的中国画《言子墓》,也惊叹:「海粟画此,有神助耶。」刘海粟在中国画创新的成功。他六岁便开始先后,临习《九成宫》、《玄秘塔碑》、《麻姑仙坛记》。画以恽南田的白描花卉为主,兼临《芥子园画谱》。青年时得康有为亲授,笔墨的驾驭能力更臻妙境。二、师法自然。他十上黄山,那宏大浩瀚的群山、绝峰、险壑以及瞬息万变的烟雨晴岚给了刘海粟不尽的灵感,使他不禁发出「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的感慨。加之两次东渡、两次欧游,上北京、下南洋,足迹遍及世界,更开阔了他的视野。三、以西融中。刘海粟是留洋归来的中国画家中把西画最无痕地融在中国画里的成功者。他的泼彩法显然是从油画中得到启迪,但笔墨、章法却又是地道的中国画审美理念。四、理论积淀厚。他著述丰富,有《画学真诠》、《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存天阁谈艺录》、《黄山谈艺录》、《刘海粟艺术文选》、《石涛与后期印象派》等多部学术价值很高的的著作问世。五、胆识过人。1918年,他即在《美术》杂志上撰写发刊词,掷地有声地发表了「昔拿破仑有言,英雄之字典,无难字可知」、要「发辉国光,增进世界种种文明事业与欧西各国竞进颉颃」的真言。即使在国难家悲时,他依然以「素描写出家国悲,泼墨狂扫风云壮」创作状态,显示着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